返回

第九十二章 九都机床厂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九十二章 九都机床厂 (第2/3页)

“十大标兵”的行列,但在全国也是行业内数一数二的的大厂。进入八十年代后期,机床厂年年亏损,每年市里都要补贴大量的资金来维持它,期间市里想过技改、转产、分流等各种办法,无一成功,它也就成为了九都市最大的困难企业。它有职工四五千人,离退休和下岗人员就更多,由于工厂开工不足,大部分职工工资都发不出来,生活十分困难。

    93年有一户在厂里工作了十几年的老职工家庭,全家五口都在厂里工作,实在撑不下去了,就一起喝了农药自杀,尸体几天后才被工友发现。愤怒的职工背着尸体冲击市政府,使得当时的市政府下定决心把厂子破产了事。但因为破产后对厂子的各种配套政策不到位,导致职工霸占厂子设施,阻止市里破产小组进驻,最后出动警察才把事态平息下来。

    但事情一拖就是三年,机床厂破而不倒,成为阚东田心里最大的一根刺。这次国企改革,要能把这块大石搬走,跟进的改革进度就会大大加快。所以尽管杨星摆出只旁观,不参与的态度,他还是求到了杨星头上。杨星经过和父亲的一番交流后,向市里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即由星辰制造出面收购机床厂资产,并且要求市机床厂必须拆迁搬离到南岸新的工业园里去。它原来的位置因为离九都理工学院只有几条街,既然准备以九都理工学院为中心兴建大学城,这里会留给将来的大学城开发。

    市常委对这个建议一致通过,阚东田立马开始了他雷厉风行的作风。5月初应杨星的要求,市破产小组直接进驻机床厂,把厂里原来中层以上的干部全体就地免职,顿时引起了机床厂职工的激烈反应。这么些年,把好好一个厂衰落成这样,还明里暗里的组织职工闹事拖延破产进程,杨星实在是没兴趣让他们在新的职位上尸位素餐。既然是庸才,干脆一锅端了。

    在杨星的吩咐下,刘茂林暗第里把手下安排进这次闹得最凶职工队伍中,对那些完全是游手好闲的刺头摸了个清楚。在他们打算想对新破产小组动手之前,曾新生抢先动手把他们都送进了看守所。这下闹事的幕后指使和主心骨都不在了,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职工们知道这次是真的要破产了,人心惶惶。

    杨星虽然使出了霹雳手段,震慑了机床厂职工,但从小在国营厂子里长大的他深知中国的工人大概是全世界最吃苦耐劳、忍辱负重的工人,不是逼到墙角,不会彻底翻脸的。因此随后送上的,是杨荣光亲自带队赴机床厂进行谈判的大蛋糕。机床厂最后推举出全国劳动模范潘理石为代表和他们谈判,由于都是五六十年代的老工人和知识分子,大家的陌生感很快消失了,虽然对在私人老板手下打工还有些抵触情绪,但在杨荣光恳切的态度和承诺全盘接受厂里职工的诱惑下,机床厂的全体职工发扬了顾全大局的精神,同意了和星辰制造的收购和搬迁要求。

    不过杨星仍是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