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安义礼的心思 (第2/3页)
白。这是一份玫瑰园现在所欠的最大几家债主的债权转让书,现在的星华地产公司可以说是玫瑰园的最大债主了,4亿债务里一大半都是星华地产公司的了。“你什么意思?”安义礼问道。杨星没正面回答,又递上了另一份文件,这份中英对照文本的合同是一份股权主让书,上面是香港利达行的股权转让50%给星华地产公司香港公司的文件。也就是说,星华地产公司现在是他安义礼最大的债主和股东。
看着还在调试情绪的安义礼杨星问了一句:“安先生重头再来一次,还会选玫瑰园吗?”安义礼点了下头:“这是全北京最好的房产项目,也是五位香港地产律师论证过的。”杨星笑了一下道:“可惜,不是每一个美好愿望都能结出美好的果实来的。”看着安义礼垂头丧气的样子,杨星又追问了一句:“现在还不算晚,如果再给安先生一个机会,能把玫瑰园救活,不知安先生能否愿意在我的手下屈就呢?”安义礼眼中顿时燃起了希望,这个人不管目的是什么,只要他能挽救玫瑰园,让自己从这个泥潭中脱身就是最大的好消息了,现在他还有意让自己继续担任这个项目的主管更是意外之喜了。
杨星拍了拍那份利达行的股权转让书道:“如果安先生能屈就,这家公司就物归原主,你觉得这个条件怎么样?”这句话成了压倒安义礼的最后一根稻草,虽然他宁为鸡首的愿望很强烈,但面对现实的压力,作为商人,他只有选择服从。
和聪明人谈话很轻松,不到一天,安义礼就答应投入到杨星手下。第一次正式登上了国内舞台,在国贸中心十八楼举行了隆重的揭牌仪式。同时成立和股权重组了它旗下的几家公司,它们是星富投资、星斗研究院、星海商贸、星华地产、星云电子、星辰制造、星美时尚、星光娱乐、星空人力、星威资源。
其中,星富投资、星斗研究院、星海商贸、星华地产已经成立,但它们的股权已经大部分转到了中星国际的名下,剩余六家的主要股权也置于中星国际的名下,从表面上看,中星国际一跃成为了这十家公司的大股东,而且这十家公司私下里还有彼此的相互持股协议,形成了以中星国际为中心的蛛网式的公司架构。中星国际虽然没有任何实业,但仅凭股权交易就已经稳居国内民营企业的前几位了。
随着公司结构的变更,陪杨星创业的一帮手下也分得了不菲的收益。查国强、方凯、王伊人等股权都进入了中星国际的名下,七大寇以及在九都、商城、上海的众多员工也都在这十家公司里有了数目不同的股份。杨星一直主张要让公司员工对公司有归属感,必要的物质奖励是必需的。由于中星国际和旗下公司的香港注册已经完成,各公司顶着港资的招牌,公司的各级职务也跟随国际潮流有了变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