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十八章 汪岚猊的反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十八章 汪岚猊的反扑 (第2/3页)

行的周末步行街计划大获成功。既然中原省的九都市已经走到自己前面了,为什么不借鉴他们的经验重塑一个南京路步行街呢?讨论到最后的结果是综合两派的意见,欢迎星华地产公司来上海投资,但投资目的可否先选择开发南京路一带。

    “不愧为沃顿毕业生,”杨星听完王伊人的陈述也要先赞叹一下,看见王伊人柳眉倒竖对他称赞对手颇为不满连忙解释道:“他这是把我们架在火上烤,这计划表面听起来很好。南京路作为成熟的商业区,开发难度小,见效也快。但我为什么一开始就不考虑南京路,是因为我早就在它上面调查过,发现目前很多问题不是我们民营企业能解决的。南京路段的开发并不难,按规划,它也就三万多平米。跟我们九都步行街一期的量差不多,但最致命的是南京路是上海市主要的东西向交通干道,其周围又没有相应的道路取代其交通功能,我翻过上海的规划局资料,步行街计划早在我提出之前就有人考虑过,但为什么没实行?就是因为交通问题无法解决。而且南京路的车流量和人流量都是九都市中心的十几倍,很多在九都行得通的办法在这里根本行不通。

    何况上海和九都最大的不同就是九都市是阚市长的一言堂,什么阻碍都可以克服。上海市市委书记是政治局常委,身份比一般省委书记还要高,随便一个区委书记大概就和阚市长的级别差不多。上海的官大官也多,其中的牵扯就多。我才不相信上海官场是一团和气,南京路是上海的脸面,改造成功是份多大的政绩?这南京路步行街改造牵涉的事情水深得很。到时我们把钱投进来,随便什么官员一句话,我们的项目就要拖上一年半载的,我们耗不起啊!

    所以我退一步找个相对贫瘠,目标没那么大的地方先搞个小规模的步行街,只是让他看穿了我的心思。”王伊人听了也息了怒火有些忧虑。杨星看她愁眉不展的样子安慰道:“也没什么大不了,现在我们一毛钱还没投进来,是上海市求我们。何况这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我抛出十亿元的计划只是吸引他们注意力的气球而已,正好掩盖我对上海轻工集团下手的计划。”王伊人还是不能释怀道:“可是上海市没这么容易脱身,我们既然承诺投资,如果到时黄了这些喜欢政绩的官员可没那么好糊弄的,得罪了地方官员,我们以后在上海就寸步难行了。现在还得罪了汪岚猊他们,身为合作伙伴出这种手段,今后大家还能合作吗?”

    在上海郊区往嘉定方向的国道边上,有一个小规模的私人庄园,这是汪一民退下来后养老的的地方,离上海只有半个多小时的车程,背倚小山面朝小湖的庄园环境宛如一处人间仙境,这里也是汪家家族聚会的地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