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四十二章 互利互惠 (第2/3页)

,中间还拜访了阚东田,特地参加了查国强儿子的满月酒。方凯在杨星的授意下很快和汪云起那家房产公司谈妥了转让事宜,三千万在汪云起上飞机前就打到了他的私人账户上。杨星更是高兴,那家房产公司不但有完整的资质,一套有经验的管理团队,还在上海市中心拿了三块地,虽然规模不大,但手续齐全,可以马上动工,其中有一块地甚至已经完成了地下部分的基建,知道上海未来那年年翻番楼价的杨星还不晚上做梦都要笑醒。即使知道这家公司欠债两千多万,杨星也毫不在意。现在杨星可是有一个真正的地产公司在手,资金充裕倒是要看看,还有哪位官老爷在阻挠。

    事实上,有人比杨星还着急,他就是阚东田。这个步行街计划是关系到他仕途能否向前迈一大步的保证,在省里无休止的审批程序里拖下去可不是他同意上报省里审批的初衷。

    在市里忙完今年的牡丹花会后,4月底他通过省里的关系,他终于得到了回话,原来省里压着不办,是因为省建一公司和省银华房产公司拖的后腿。

    九都市报来的步行街项目大概是中原省这些年最大的市政及房地产开发新项目,预估的预算接近3亿元,在房地产普遍萧条的95年在全国都是颗大卫星了。但这个项目没摆在省会,而是在省里的第二大城市,很让省会商城市的干部有些不满。一般各省的第一和第二大城市多少都有些瑜亮情节,中原省尤甚,当初建国中原省确定省会时,两市就有过争执,九都当时的名气还大过商城一些,后来由于九都放了许多国家级重型工业项目,两市的国民生产总值比较一直是九都略高一筹,九都对商城一直有心里优势。直到改革后商城利用省会的优势和交通的便利才逐渐扳回局面,现在九都报上来这么一个大项目,自然有不少商城的官员心里不舒服。

    省政府办公场所和商城市政府办公地点就隔着两条街,各级官员熟悉的很,找个机会歪歪嘴还是很方便的。省建一公司这几年效益不好,人员过剩,国家从93年起开始宏观调控,压缩楼堂馆所的建设,公司接不到活,自己人吃不饱,公司领导压力很大。九都市的步行街项目无疑让公司馋涎欲滴,但省建一公司原来主要在商城活动,在九都接的活很少,这个项目又主要是私人出资,要强行接过这项目,不提九都当地的建筑公司同不同意,人家私人大老板可是不认你省建筑公司的牌子的。于是省建一公司就找了从公司领导岗位升上主管省建筑行业的副省长肖燕生,肖燕生也了解省建一公司的近况,正好九都步行街项目审批要过他的手,顺水人情拖拖后腿还是要做一下的。

    省银华房产公司来头更是不得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