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十二章 士气之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四十二章 士气之战 (第2/3页)

行另有后着,却也着实不容易,看来人不可貌相还真是真理。

    “此战我等要防的是南北两面。”我压低了声音说道:“二位统领可明白其中的道理?”

    “哦。”闻言王坚立时便明白了过来,恍然道:“两面夹击,故技重施,难道蒙军在长城内还有伏兵不成?是了,纽璘那厮还未露面,无怪乎大人要将一万忠顺军进驻燕京而不是前来增援了。来了正好,有省得我等四处寻他不着。”

    “此处粮草可富足?”我随口问道,粮草一向是行军作战最重要的问题,在这时代打过几战后,战前对粮草补给地关心已成了我的一种习惯。

    “大人放心。”王坚笑道:“粮草足够全军食用一月有余,而且此寨与长城相连,蒙军想要断我粮路,只怕是难如登天了。”

    “哦。”闻言我略一沉思,便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居庸寨左右都与长城相连,除非蒙军能攻下左右两段的长城,或是将整个长城团团围住,否则长城就可以自任何一处得到补给,区别只是多走些路少走些路而已。既然粮草是这样,那么兵员自然也是这样,如果居庸寨伤亡惨重,我自可以从长城的别处抽调人手。

    这也正是长城的好处之一,与城池比起来,它几乎就可以说是无法围困的。对襄阳,蒙军可以将其围个几年,而对长城,他们却只有强攻一途。

    “那么如今当务之急,我等便是要加强这南口的城防了。”我望了望脚下的地形,不由眉头微皱。相对于北门居庸关来说,这南口简直就可以用拙劣来形容。左右两边地山头上地敌楼全都有如两支手臂一般伸向北方,这样虽可以加强北方地防御,但南口却显得朝内突出,若蒙军自南面而来,南口便要面对三面的进攻。南易北难,这点倒是与西川地剑门关十分相像。不过这也无可厚非,这长城本就是为了防御北方蛮族的入侵的。

    “是。”王坚与朱五四二人显然都很清楚这一点。对此也没有丝毫疑问。

    “属下以为。”这时朱五四再次语出惊人:“我等何不先给蒙军一个下马威?”

    “喝……”北门居庸关地瓮城城门一开,王坚亲率的一千名骁骑军精锐便有如风驰电掣一般地狂涌而出。他们在蒙军惊异地眼神之下,只片刻的工夫便自居庸关前的那条狭小的山谷里奔了出去。

    一千精锐,这个数字是王坚在反复掂量后定下的数字,少些,则对蒙军产生不了多大的伤害;多些,则那狭小的山谷便不能容如此多地人马轻松撤回。而这次突袭的计划。却是来自朱五四那令我也惊异不已的脑袋。

    “蒙军战马众多,过冬草料自然奇缺,而我军由于战马少,草料还不致于少至让战马掉膘,这一来一去,此时我军的战马该优于蒙军,我等应把握这千载难逢的少有时机,以骑军对蒙军来一次突袭。壮我军军威,灭蒙军士气。”

    朱五四如是说,分析得在情在理,于是王坚便立时自五千骑军内精选了一千精骑对蒙军发起了这一次不大不小的突袭。目的并不是要杀伤蒙军也不是幻想将其击退,只是想让居庸寨中的军士长长士气,克服他们对蒙军地恐惧心理。毕竟居庸寨中的一万五千余名军士中。有超过一万名是从未上过战场的新兵。

    战马狂嘶,铁蹄踏起一层层黄土;战士们高声吆喝,腰刀闪耀着鱼鳞般的寒光。这一千名骑军不是别的,正是来自那在忠顺军中,由我亲手训练出来的新兵营,他们几乎是从我来到这时代起,便一直跟随着我经历了无数次地战火。长期的战场生活,将他们每一个人都磨练成了不惧生死的勇士,哪怕是现今只以区区一千人面对十万蒙军,他们也毫无畏惧地挥刀而上。他们的气慨。他们的豪气。使得这支仅仅一千人的骑军,却拥有了千军万马的气势。

    出了谷口。三里之外便是蒙军的营寨。相对于宋军在野地扎的营寨来说,蒙军的营寨根本就算不上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