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神箭门 第四十章 钓鱼城之战(8)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卷 神箭门 第四十章 钓鱼城之战(8) (第1/3页)

    第五卷神箭门第四十章钓鱼城之战(8)

    按大宋城制,城墙的建造一般隔六十步(一箭之地)便要建上一个马面。这马面便是城墙上突出有如马脸般的敌台,其不但可以加固城墙,守城军士也可以依此对攻城敌军予以三面合击。但钓鱼城的城墙上却只能以一些墩台替代马面,这显然是由于此城是沿险而建的原因。

    不过这些许缺陷却并没有影响到钓鱼城的防御能力,我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巡视了钓鱼城一周后,更是深深地体会到了这一点。此城周长千余丈(一字墙的长度不计在内),呈不规则形状,设有八门,门上建有城楼,供作战时将领观察指挥之用,城墙上建有雉堞(垛口),供军士反击敌军时射箭掩蔽之用。

    与其它城池夯土结构的城墙不同的是,钓鱼城的城墙大多由巨大的条石垒彻而成,许多地段都是建在悬崖峭壁之上,有些更是由于天险使然,建城者只是对其稍加改造便成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险地。

    “云梯不可接,炮矢不可至”这是参与攻城的史天泽对其发出的无奈的哀叹。

    这种天险使得蒙军可以进攻的地方十分有限,他们只能选择坡度较为平缓的东面作为主攻方向,这也正是窝阔台选择了东面数里之外的石子山作为大本营的原因。

    “刘大人。”走在宽阔的城头之上,脚下不时传来几声石弹撞墙而传来的震动。我转过身来,透过身旁数十名正紧张兮兮地簇拥着我地盾牌兵。朝一直跟在我身后的刘整喊道。

    “属下在。”不过片刻工夫,刘整便神采奕奕地跑至我的面前。

    希望我的决定是对的吧!望了眼前红光满面的刘整一眼,我心下不由暗念了一声。

    相对于钓鱼城的安危来说,我心里想得更多地却是眼前的这位刘整。倘若蒙哥地钓鱼城之战转移到了窝阔台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