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二十六章 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五卷 神箭门 第二十六章 义 (第1/3页)

    第五卷神箭门第二十六章义

    中原的大江大河多是由西向东流动的,比如说长江、淮河、黄河等等,这种河流的特色若是在拥有现代化运输工具的今天,或许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但是在运输工具极度落后的古代,却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古时多是北方征战不断,而南方富庶,这自然便需要将大量的军事物质,特别是粮食源源不断地自南方运往北方的军事重镇。古时陆上运输工具只有骡马大车和肩扛人挑,其运输速度缓慢不说,运输量又小而费用和消耗却又十分大,往往运一袋粮食至北方,其费用便值两袋粮食。而中原大江大河的东西走向又决定了这些物质不能利用水道运输,是以世界上最长、开凿时间最早的一条运河――京杭大运河便孕育而生。

    据闻当年隋炀帝在开凿这条运河之时,曾强征了360万人,不到一年,这360万人便死了250万人。正因为如此,隋朝才会在短短的三十几年便灰飞烟灭,而使其灭亡的大运河,却恰恰成就了唐朝的繁华。当然,在隋朝之时它的名字是通济渠,而在宋朝,它只是被简单地称为漕河。

    我带领着五艘车船,分载着两千余名水师军士,过天宋水门,经钱塘江,便转入了这条举世闻名的大运河。看着身旁时不时经过一艘站着官兵的运粮船,我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这条运河在宋朝时会被叫做漕河。漕者,水路运粮也。这些不断地从各地运往临安的粮食。正是宋廷向农民征收地地租和田赋。赵昀说穿了也就一大地主,此时在我脚下的这条运河,却正好方便了赵昀收租。真是一大讽刺,我叹上一口气,以往各朝都是利用这条运河将粮食运往北方的,而宋朝却是恰恰相反。

    “公子在想些什么?”正在我乱想之际,一个熟悉的声音在我的耳旁响起。

    “莲儿!”我难以置信地望着身旁穿着水手服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