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三十一章 人选 (第2/3页)
亲卫下了死命令,任何人。包括亲眷在内,要接近我都要事先通报才成。虽然这让我觉得有些官僚主义作风,却也总好过每天都要提心吊胆地过日子。更何况,燕儿也很配合,她对此不但毫无怨言,还觉得这样做是很有必要的。
我重重地往太师椅上一靠,伸展了一下酸痛不已的腰背。舒服地发出一声十分不雅的呻吟声。唉!天生劳禄命,若是站着、走着甚至是跑着过上一天我都不觉得累,但是坐着……
“属下徐格参见置使大人。”随着一阵轻微的脚步声,徐格恭敬地立在了我的面前。
“徐大人此来是告诉郑言好消息地吧。”见徐格一脸春风得意的样子,我便猜到一定是交给他的事已办完了。
果然,徐格呵呵一笑道:“真是什么都瞒不过大人的眼睛,大人让徐格寻找三位炼铁的富商,徐格已然找齐了。”
“哦。到底是何方神圣?”徐格的话不由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几日来,我已经知道毕富国其实就是一个大地主,他光在成都郊外的良田便有千余顷,有人曾说若是将毕富国拥有地田地拼凑起来,已足以建成一个小国了。而在工业不发达的古时。商业、工业大多都和农产品有关,比如说在市场上十分紧俏的凌罗绸缎。所以像毕富国这样的大地主,往往都能很轻松地控制着一个地区的工、商、农三业。而且据说成都的奸商还私下办了一个商业协会,会长便是我几日前见着地那位老奸巨滑的毕富国,可想而知毕富国在成都是怎样一个举足轻重的人物。如今却还有人敢在商场上与毕富国为敌,而且就在这样的情况下还能生存?
“第一位是经营ji院的沈文。”看着满面好奇的我,徐格笑了笑说道:“此人与毕富国因一个女人而闹得势同水火,其在成都城内的ji院便有大小二十余家。他在成都之战后,便看出粮价必然会上涨,为了保证他二十余家ji院两千余人的口粮。沈文在战后便一口气购进了两万余担的粮食。虽然这些粮食还不够大人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