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二十四章 讲学 (第2/3页)
另一方面。这种晋升制度想当然地受到了大多数百姓的支持,特别是一些不识字靠体力讨活地农民。试想本来由于不识字而最多只能做到队将的人,现在却有可能做上将军,这如何不让他们喜出望外。
李庭芝又按照我的建议抬高了投军的门槛,选兵不再是来者不拒,也不再是按兵样将来者分为上、中、下三等,而是要经过基本的体验和体能测试了。同时李庭芝对武德军也进行了一次清理。将一些体弱的书生和行为不端的人拒于军营之外。这一措施虽然一下就将驻成都地两万人缩减至一万五千余人,但是军队的精神面貌却有了很大的变化。
“咳、咳。”徐格假咳了几声,他显然发现了我这个不认真听讲的学生。
我回过神来,略感尴尬地笑了笑,忙坐正了身子。
在军校中掌教的有张珏、李庭芝、和徐格三人,其中张珏本就是读书人,担任此职自是不在话下。李庭芝对蒙军的习惯十分熟悉,掌教自然也少不了他。而徐格则是原金国的军师。掌教也是十分合适。只不过徐格与李庭芝两人一个要忙于治民,一个要治军,所以平时大多时间还要由张珏来讲学。
宋时的讲学也很有特色,它并不像现代一样有一张严格课程时间表。相对于现代地学校来说,宋时的讲学比较自由,这使它更像是一个讲座。大凡在讲学之前,掌教会告知学生们讲学的时间,让学生准时来听便可。而平时学生们则是聚在一块或读书、或讨论、或是提出一些问题。
“今日徐某便讲到此。”徐格不满地望了望我,随后邪邪地笑了一声道:“此时时日尚早,不若我等请监学来讲上一番如何?”
“好……”
“正合我意……”
听着一片叫好声,我一时呆愣当场。监学也就是校长,这么重要的职位当然是由我担任了。想当年,不,是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