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二十章 抛石车 (第2/3页)
兵身上,那数量我想已足够应付任何一场战争了。
当然。这些手雷与现代的手雷还是有一定地差距的,因为我还是没办法制出现代这种拉弦式地手雷。它们还是靠点燃木柄中的引线引爆的。虽然对这点还是一种遗憾,但是这种手雷在宋朝,却绝对是一个高科技产品。可以想像,它在宋朝的守城战、攻城战、巷战还有近身肉搏战中都能起到决定胜负的作用。所以我很快就画下图纸,吩咐张珏按照图纸中的比例大量生产这种手雷。
但我又不得不承认它并不是万能的,因为军士们就算有经过专门地掷弹训练,也无法将手雷掷得比弓箭。比抛石车还远,再加上它们必须点燃引线才能引爆,所以引爆时间过长,爆炸时间不确定等缺点,注定了它还是无法在野战中与以弓箭为主的蒙古骑兵相抗衡。
这就让我很自然地想到了抛石车,当初看到抛石车时,我就想像过一个个炸药包由抛石车发射到蒙古骑兵群中的景像。虽然抛石的机动性极差,但是在一支万人的部队里。若是有百辆这样的抛石车,那么这些抛石车就可以很好地保护着这支部队不受蒙古骑兵的攻击。
只不过……
看着眼前的连在抛石梢上地百根麻绳,我不禁暗自摇头苦笑。这是我首次以研究的心态打量着抛石车,宋朝的抛石车的构造并不复杂,甚至可以说很简单。简单到几乎可以说,就是一辆平板车上立着一根可以旋转的粗木。然后在这根粗木顶端加上一根抛石梢而已。二十名木匠,在木料充足的情况下大约两个时辰地时间便可以制出一辆这样的抛石车。但就是这样看了一眼便能记住构造、知道如何制作的东西,操作起来却是十分复杂。每辆单梢的抛石车都需要近百人拉绳,若是多梢的则需更多。百辆抛石车,真是谈何容易。一百辆抛石车也就意味着我需要一万人来操作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