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十八章 财有定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四卷 西川经略 第十八章 财有定数 (第3/3页)

:“我等要管的是西川而不是一个国家。而且目前我们人手也不足,无法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郑言归纳了一下,以为当务之急便是治民、治军、城建兵器…。其余地可以暂缓,各位统领以为如何?”

    “属下等自是无异议。”闻言众将互相对望了一眼,都知道这…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拖的。

    王坚皱着眉头说道:“但是如何治民,如何治军,置使大人可否说得详细些?若还像宋廷一般治理,又何须我等动手?”

    “自是与宋廷不同。”闻言我笑道:“治民方面,郑言以为应当改革税制,鼓励生产,增加西川的财政收入,如此民兵才不至于发不出军晌、军粮,否则日久必生变。”

    “可是大人。”闻言张珏不解地说道:“所谓钱物只有一分,不在官就在民,如我等以术取财,在不归官即归民的原则之下,不是增加百姓的负担吗?”

    “此话怎讲?”我听了半天也听不明白张珏在说什么,心中暗道这张珏果然不愧是一个出生于官宦世家的读书人,说地话都是这么深奥。

    徐格在忙一旁解释道:“张统领所说的,实则是天禧年间,名相司马光的主张。司马丞相曾说过,‘财有定数’,国家富有,民间必穷。张统领所说的大致便是这个意思。”

    啊!还有这么一回事,听到这里我总算明白了张珏所要表达的意思。同时暗叫一声难怪了,难怪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高度发达的一个朝代,但是财政的窘迫却至始至终一直伴随着它直到灭亡。我以前就在奇怪,为什么宋朝不管是明君还是昏君,无论百姓是富有还是穷困,朝廷都是一个穷光蛋,有时竟然穷得连郊祭的打赏都发不下去。这其中当然少不了三冗的原因,但这与朝廷和读书人都相信司马光这种“财有定数,国家富有,民间必穷”的谬论却是脱不了干系。

    [奉献]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