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局已定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五百三十四章 大局已定 (第2/3页)



    众香主立刻齐声道:“属下在!”

    “命你等各司其职听候皇上吩咐。”

    “得令!”

    我大踏步下地堂来陈近南在背后呼唤道:“枫兄弟你要去哪里?”

    我回头一笑道:“皇上我去给你打天下了!”转头过来快步离去。

    陈近南当了皇帝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了吧事实上作为一个组织地领袖武功是次要目光。判断、公正的处事方式才是最重要陈近南能够服众就是因为他除了有很高的武功之外还具备这一切条件。

    但是陈近南也有他的极限那就是他地封建思想。他念念不忘自己是台湾郑王爷的部下要向郑王爷效忠而且把对明朝的忠心与对郑家地忠心等同起来因而受制于郑克爽这种作威作福的无知小子终为他所偷袭杀死一世英雄死于鼠辈之手可谓冤枉之至天地会事业因而付诸流水陈近南似乎还有可批评之处。

    以现代人的眼光看就算对郑王爷忠心对他儿子客气一点可以了岂能任他喝指?而且反清复明是公郑王爷对他的“知遇之恩”是私又岂能公私混淆?金庸写陈近南是抱着同情了解的态度但并不赞成他的封建思想写陈近南的愚忠正是点出这样的英雄也有重大缺陷令人惋惜。

    公私不分是陈近南的致命伤从现代人的眼光看这是他地缺陷但从中国人的观点看可能不过是社会常规倒是康熙——又是康熙真的“明见千里”把公私分得清清楚楚他跟韦小宝这好朋友大谈为君子道怎样是“一人奉天下”而不是“天下奉一人”。

    因为康熙明白公私之道所以康熙便成功而台湾郑家便败在他手下。可惜说是容易实行起来康熙少而郑家多要做陈近南恐怕空负一身才华到后来也要死于无名之辈地手上。

    不过有趣的是像陈近南那样有才干地人总是要依附在郑经那样的人之下宁愿为忠臣而把君主的事业扬光大也不自立门户。闯出自己地事业像诸葛亮也要刘备三顾草庐才出来为报知遇之恩而代他打天下以至“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为阿斗这样的人服务未免不值得但不是为了报恩卧龙先生恐怕一生高卧草庐之中。这公私之间。又如何分辨?

    但是陈近南虽然有愚忠的缺点但是现在郑家全部死的干干净净剩下一个郑克爽又有谁去支持郑克爽这么一个光杆?我的口气中已经交代的很清楚。倘若陈近南要扶持郑克爽我第一件事情就是把郑克爽宰了陈近南自然不知道我其实是杀不死郑克爽的。这样最多给郑克爽一个虚衔这样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了。

    想想陈近南地才干以康熙这一代明君地实力清翰林学士李光地听说陈永华病逝向皇帝上疏祝贺说:“台湾长久以来没有被收复主要是由于陈永华经营有方。今上天讨厌战乱让他殒命从此台湾的收复将指日可待。”可见陈近南在清朝君臣中的地位。

    让陈近南担当一国之君就算不能开疆扩土。以他的才智自保总应该没有问题吧我心中暗暗想着。现在总算放下来了担子我可要轻松许多。径自带了霍青桐二人快步离开出得驻地望着碧蓝碧蓝地天空长长舒了一口气笑道:“青桐咱们大事已了不如我陪你去回疆走一走吧?”

    霍青桐摇头道:“现在鞑子未灭我哪里有心情回回疆啊?”

    我笑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