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家(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五百五十六章 分家(下) (第3/3页)

出些银子来,给子孙们谋福利了,毕竟名义上,内库如今已经成了老十的,而且,关键是,内库也没什么银子,否则住在阿哥所的几个儿子,康熙早将他们分出去了,也不至于拖延到老十登基了,这帮人还在阿哥所里挤着。

    于是,觉得被老十比下去了的康熙很是不爽了几后,便的提醒老十,阿哥所里还住着他的一大堆兄弟呢。

    不用康熙提醒,老十也记得,之所以没在人前人后提这事,还不是因为内库没银子嘛…

    阿哥所的弟弟们封爵还好说,给个贝子就成,户部承受不了多少压力,可分府那花费可就大了,一家就得40多万,如今里面住着6个成年弟弟,总共就得240多万的银子啊,还别说咸安宫的那个废太子,叫人家搬家,也得给点搬家钱吧?可内库的钱也就够宫里嚼用大半年的…

    老十真没弄明白,吕宋那边的黄金运回来的可不少,一多半都入了内库,钱都花哪儿去了?但老十又不好查账,那不是摆明了对康熙不敬嘛,只能暗自埋怨康熙太不会理财了真该跟其木格好好学学

    为钱发愁的老十便冲其木格嘀咕,说干脆先找九阿哥借钱算了。

    其木格听得很无语,叫老十出去打听打听,看看哪个生意人家里放那么多现银,建议老十不如打户部的主意。

    老十却说:“爷是最反感亏空的,怎么能带头从户部借银子?”

    其木格道:“户部本来就要给内库拨银子的,怎么能说借?本来就该给好不好?不就是由每月给换成一年给一次了嘛…”

    不想,老十却道,户部也没多少。

    其木格奇怪道:“朝廷这么穷啊?两百多万两都拿不出来?”

    老十叹气道:“户部结余本来就不多,西北那边又在用兵,所以户部也不富裕。”

    于是,其木格想也没想,就道,“爷,发国债吧。”

    老十不大懂,问其木格,什么是国债。

    其木格解释道:“就是朝廷发债券,叫民间认购,定个一年期或三年期的,朝廷给利息银子,利息比钱庄给得高,但却比放贷的利息低,毕竟私自放贷是要存风险的,因此,买的人肯定还是多,而且有朝廷做后台,大家也不怕收不回银子。”

    反正后世的国债好像是不怎么愁销路的。

    老十想了想,觉得不大好,朝廷发债,那朝廷的颜面何存啊…

    其木格见状,便没多劝,毕竟古代人顾忌的东西太多了,其木格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什么该顾忌,什么不该顾忌…

    不过,心中不爽的康熙却在天天提醒老十得关心住在阿哥所的兄弟们,让老十很是无奈,只好说内库没钱,得缓缓,不想康熙却来了句:“有钱办奢华的封后大典,就没钱给兄弟们分府?”

    老十还能干嘛,只好找到九阿哥,和九阿哥商议国债是否可行。

    九阿哥听了后,很是发了一阵的楞,以前老十借钱就理直气壮的,难怪如今会想出国债这个主意来,不奇怪,但朝廷朝民间借债,不大好吧?

    于是九阿哥便建议,不如朝廷成立一个钱庄算了,这样收钱也快,利息也不用给几个。

    老十一听,对啊,回头就去朝其木格显摆去了,其木格却不怎么高兴,朝廷开钱庄了,那私人开的钱庄还有谁去存钱?人家是信朝廷还是信私人?九阿哥这个钱庄老板竟然想出这么个馊主意,瞧这雷锋当的…

    但其木格可不想打击大清本来就薄弱的商业,她还巴巴的等着资本主义萌芽呢,因此,其木格便告诉老十,朝廷怎么好意思去与民夺利?那不是叫人戳朝廷的脊梁骨嘛…

    于是,回到自家钱庄就开始后悔的九阿哥便听到老十说,重想个不与民夺利的主意,而且要能快速回笼资金的…

    九阿哥想破了脑袋,也想不出来,只好说不如就试试国债吧,由他来提,若阻力太大,就算了,朝廷也不会有什么损失,大不了就是自己的名声更坏一点而已…

    老十看着九阿哥,很是感动…

    老十这厢感动着,其木格却是在叹着气,因为第一批来参加她封后大典的蒙古人抵京了,不过不是阿巴亥部的,而是科尔沁,随行名单中有给太后守完三年孝的娜仁吉娜…

    小声继续求月票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