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四十八章 懂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四十八章 懂事 (第2/3页)

了,接下来的第一要务就是修路修桥嘛…”

    安安不解道:“也一样啊。”

    弘暄拍了拍安安的肩膀,耐心道:“这桥要是一月内给修好了呢?”

    安安夸张的叫了声:“不会吧?”

    弘暄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你瞧着吧,一月之内,这新桥必定剪彩,而且咱们收到的钱没准能修五座桥呢,咱们至少两年内不用为修路修桥的银子费心了。”

    此时这些头脑发热的捐助者自然不会去计较自己捐的银子是否会全款用于某一座桥的修建,只要自己捐出的钱有一个铜板能用到第一座新修大桥上就成。

    安安明白了这个道理,佩服道:“我还以为你说修路修桥是为了让那个县官同意修县志呢…”

    弘暄摇摇头:“妹妹,咱们是什么身份,就是叫年年修县志,也犯不着给一个小县官甜头尝,你怎么和额娘一样,时不时的就犯糊涂?”

    安安瞪圆了眼反驳道:“你精明,二弟、三弟、四弟你怎么分不清楚?”

    弘暄尴尬的笑了笑,道:“咱家的人都精明,就是每人精明的地方不一样,哈哈,这账目你就管得很好嘛,要我,就没那本事。”

    安安满意,点点头,“还不算太糊涂。”

    弘暄笑道:“妹妹,要是事情再多些,你能顾得过来吗?”

    安安自信满满的一仰头。道:“就是修一百座桥,我也能打理的有条不紊的。”神情间像足了老十。

    弘暄道:“那好,我回头就给皇玛法去信求恩典。”

    安安眨了眨眼睛,“你该不会修桥修路上瘾了吧?”

    见安安将他当做了包工头,弘暄没好气道:“我是想建个仓库,咱们庄子上的存粮一般只够自己庄户应付灾年,届时若真发生个水灾旱灾,咱们收了其他庄子的银子,不给人家发口粮也不合适,可若要发,咱们的存粮又不够,等捐的银子多了,我便想再建个新的。”

    这年月,若发生什么自然灾害,因受交通的限制,等救援物资调集到时,早已饿死了许多人,因此,手里有粮、心里不慌,但凡富庶之家都会囤积些粮食以备不时之需,但是,若大规模的私自囤粮,那可就犯朝廷的忌讳了。

    帝王统治下。各种忌讳是层出不穷,为什么前山寨这边那些有实力的大地主会学着成立个基金会,给自己的庄户救济救济,而在京郊附近,却没人跟风呢?

    归根结底,还是忌讳啊,在京城,也就其木格这个二百五敢唆使着孩子与康熙争夺民心,正常人没那个胆量。

    前山寨这边一来天高皇帝远,二来,这些地方乡绅。威胁不到皇权,贫苦民众才有幸获得些微民间资助。

    听弘暄说完后,安安倒也非常的支持,不仅建议在丰收之年囤积些粮食、还要预备些棉被和药材,至于帐篷,安安倒没想过,这年头,砍俩树枝就能搭个草棚遮雨…

    安安兴奋的催促着:“弟弟,你回去就赶紧给皇玛法写信,赶紧将这事办好了。”

    弘暄摇摇头,“这事牵扯的大呢,若没个妥当的章程,被有心之人利用了去,往小了说,会引起粮价波动,往大了说,逆贼也可借机囤积口粮…”

    安安听得皱起了眉头,“怎么会牵扯这么多啊?”

    弘暄笑道:“许多东西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