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五十二章 人情味 (第3/3页)

个月后,商谈华人与土著人如何和睦共处,在此期间,双方皆有责任和义务约束自己的臣民。

    当地华人是一片沸腾,纷纷将老十视作救世主,当然,私下里他们也奇怪为什么要两个月后再与大鬼谈判,不过,很快他们便帮老十找到了借口:敦郡王才抵达吕宋,自然要花时间熟悉情况,总不能纸上谈兵吧?

    于是,本来是等着蒋先生抵达吕宋后来策划和处理此事的老十又意外被冠以“务实阿哥”的美名。

    而蒋先生确实是个好参谋,他一到营地,就二话不说的接过了老十扔过来的重任,在与当地华人详细会谈后,便立即与大鬼开始了唇枪舌战。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谈判,终于,老十与大鬼签署了备忘录。

    因大鬼的级别不够,该备忘录并不需要康熙盖章,所以老十只发了个备案回京,反正康熙传来的旨意是叫老十相机行事。

    吕宋被西班牙人占据着,各地的土著人也都是各自为政,因此当老十开始为自己的新家选址时,蒋先生便开始了繁琐的外交谈判。

    在谈判中,蒋先生发现,这些土著人虽然很恨洋人,但却都信奉洋教,而且名字大多都取的是洋名,连大鬼这样的名字也叫得出口,这样蒋先生摇头不已:就算信奉洋教是被逼的,难道洋人还逼着你将祖宗传下来的姓也给改了?

    不过,蒋先生从中却也看到了文化商机,建议老十在当地广开儒学,修建寺庙。

    老十一听,觉得这主意不错,如果吕宋人也读四书五经,也拜观音和佛祖,那吕宋与中原也就没什么两样,自己也就不会总觉得客居外藩了。

    于是,老十一面派人去招募江南的落魄秀才――如果不落魄,哪个读书人会接这个差事,南洋的华人自然有识字的,可谁敢担保他不宣传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思想啊,老十可不想作茧自缚;一面派人在当地华人中招募工匠,准备修建一作宏伟的寺庙,势必要将洋人的教堂比下去,当然也不忘派人去中原寻找得道高僧过来普度众生。

    因早先西班牙人强迫华人信教,因此最早的寺庙皆被毁于一旦,后来清兵进驻后,各个村落才开始正大光明的供奉起了菩萨,但还未大修土木,也没有一个正规的寺庙,只是在村口简单的塑着一个泥菩萨。

    华人一听说老十要修庙,更激动了,大人小孩齐上阵,不到三个月,一个占地20亩的寺庙便顺利竣工,虽然寺庙里的菩萨以及侍奉菩萨的僧人还未到位,但当地华人还是推举出了代表前去向老十表达谢意,还请老十帮着向朝廷转交他们的一片心意―一堆芒果干和一堆椰子。

    不想老十此时正为自己没能去沙俄遗憾着,压根没心思接待他们,便叫岳传忠出面,可是这帮人非要见老十,说一定要给老十磕几个响头才行。

    于是,在蒋先生的劝说下,没什么精神的老十终于勉为其难出场了,盛情难却的听着这些老人絮絮叨叨的感谢之词,老十微微皱了皱眉,看来还得加一条,推广官话…

    而老十恹恹的样子也被众人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一出军营便瞧瞧商议起来,最终得出一致结论:可亲可敬的敦郡王一定是操劳过度,外加水土不服…

    于是,第二日,老十案头上就摆上了一包包草药,听着侍卫的禀告,老十心中一暖,谁说吕宋处处比不上塞北了…

    更新得晚了,请大家见谅

    还请大家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