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三章 走向(下) (第3/3页)
“朕说过了,此事已然了结,今后不许再提。”
老十咬咬牙,道:“儿子要见见李公公。请皇阿玛恩准。”
康熙还是丝毫不松动,“皇子不得结交内臣。”
老十恨声道:“皇阿玛,难道安安就白受了这遭罪?她小命都差点没了。”
康熙瞪着老十,怒色比老十更甚。
老十想了想,又道:“儿子还挨了80大板,凭什么凶手就可以逍遥法外?”
康熙冷冷道:“你给朕记住了,你府上有弘暄犯浑就够了!”
老十头一拧,语气很冲的道:“那,哼,儿子,儿子…”
康熙眯起了眼睛,道:“你待怎样?”语气中充满了威胁的味道。
老十楞了楞,敷衍的磕了一个头,非常不情愿的说道:“儿子不堪…”
康熙眼睛已经眯成了一条缝,“不堪什么?”
老十舌头打了个滑,“儿子不堪得皇阿玛如此信任,委实有愧。”
老十说完并没得偿所愿后的如释重负,反而心情越发的沉重起来。
康熙也没了初始两父子交心时候的感慨和体恤,转眼又从百感交集的父亲化身为威严不容侵犯的帝王,盯着老十道:“你记住你自己说过的话,没掺和其他的事。朕能让你在军中建功,也能让你永世踏不进军营一步!”
老十闷声道:“儿子谨记皇阿玛教诲。”
康熙嗯了一声,说不清是对老十的话满意还是不满意,“嗯,等你伤好后,旨意就发出去,这些日子,你少琢磨些有的没的,好好想想该怎么办差,若再给朕弄得鸡飞狗跳的,朕绝不饶你。”
老十转了转眼珠子,道:“皇阿玛,此事会动及八旗筋骨,儿子怕一着不慎,反酿成大祸,不如,先在小范围试试,如果可行,再慢慢推行开来,循序渐进总要稳妥些。”
康熙点点,“嗯,朕也是这么考虑的,那照你说,先动哪儿?”
老十故作深沉的思索了良久,方道:“不如让儿子去趟吕宋,那里驻守的是绿营兵,而且皆是水师,就算出了纰漏,一来,远在吕宋,波及不到中原,二来,也伤不到我八旗的精髓,不会引起动荡,而且儿子也去过吕宋,和洋人打过交道,还能抽空再抢两个金矿过来…”
康熙骂道:“才嘱咐你好好办差,你就起这些歪心思,简直是孺子不可教也!”
老十讪讪的住了口,一脸的满不在乎,但心却已经提到了嗓子眼,生怕康熙不答应。
终于,康熙开口道:“朕先想想,若要选吕宋,这军队一换防,立即就会波及到台湾、福建和广东,瞧着你那性子,不惹大祸,朕就得告慰上天了!”
吕宋的驻军皆是从这三省抽调的,并不是独立的编制。
老十忙道:“皇阿玛,您给我两年,我一定让你见到成效,但两年之内不能换防。”
康熙道:“你先下去吧,这事等你伤好了再议。”
于是,守在院子里的诸人终于听到了康熙的声音,“来人!”
九阿哥忙伸长了脑袋,弘暄则跟到了门口,接着大伙便见到了被两太监搀扶出来的、脸色凝重的老十,弘暄正待表达自己的关切,就听康熙道:“弘暄,你进来,朕该考校你功课了。”
弘暄哭丧着脸,半天也挪不动脚步…
今天终于更得早些,请大家继续多多支持,多投推荐票和粉红票,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