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拾章 山阳屯据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百一拾章 山阳屯据点!!! (第2/3页)

我在敌后战斗日子》里回忆:

    “一九四零年底的时候,百团大战爆发,我们旅是在第二阶段才开始投入战斗的,而我们的旅的目标就是敌人在正太路上的一个叫山阳屯的日伪军据点。

    这个叫山阳屯的日伪军据点不但正处于正太路上,而且还控制了附近其他两条进出石家庄的必经要道,可谓咽喉要道,所以说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

    也正是由于这个山阳屯据点如此的重要,日军更是重兵把守这个据点,生怕有失,在山阳屯据点内的日伪军总兵力达到了有近一千四、五百人,其中正宗的日本鬼子兵更是达到了近四百人,而且这样还不算,据点中日伪军还配置了十几辆装甲车和坦克。

    而我们当时的八路军的军队最为缺乏的就是作战武器,特别是攻坚作战武器重武器。

    我们先说枪这一项,如果说是三个人一支枪一点也不过份。当时很多的主力团,人数到不少,一拉出来――乌拉的一大片,阵式相当吓人,人数都在两千五百人左右,可是长短枪都加在一块很少有超过一千五百枝的,这样以来,就意味着要有近一半的战士手中将没枪可用,和敌人战斗的时候只能靠大刀片子、红缨枪来解决敌人,说白了也就是靠近身ròu博战,这就是为什么不少团中有大刀队的原因了。

    说完了枪,我们再说弹,那时候的一次战斗给每名战士(指手中有枪的主)所配发的子弹,基本上都在五发左右,如果是能发到十发的话,那么这个团一定就是牛气冲天的了,其他的团战士都会羡慕的流口水了。

    所以说,当时八路军打的战斗大都都是伏击战和破袭战为主,破袭战的战法太多,再此我就不一一说明,相信大家在电影和电视上也都看过,我就向大家讲一讲,早期最为常用的伏击战战法吧

    早期最基本的伏击战战法是,敌我的兵力对比在一比三至一比五之间,也就是说我方的兵力在占绝对的优势――敌我双方的距离在两至三百米以内发起攻击,当然这个距离越短越好,这样做的目的非常简单,就是为了保证在发起集团冲峰的时候最短的时间内能冲到敌人面――然后瞄准关键目标――打三枪、至四枪――干掉一些敌人的指挥官和机枪手――在敌人一片húnluàn,还没有来得及组织起有效的火力反击的时候――吹冲峰号――发动伏击部队的全部官兵发动集团冲峰――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冲到敌人面前,近身近身ròu博战――通常是二至三个战士一个战斗小组,围住一个敌人,然后把对方干掉。

    这种战法说白了,就是利用我们兵员数量上的优势,在近战中解决敌人,所以现在想起来,有些王八蛋老一说我们八路军就提人海战术也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当然了故事说到这儿,一定会有的读者要问了,你刚才不是说发五发子弹吗怎么只打三、四枪,还留着那一发子弹干什么了?难道指望他下仔用的吗

    说的一点也不错,留的这一发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