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突围血战 (第3/3页)
阳的部队全数撤出。
城内立时烟火四起原来在城墙大街早堆满乾柴燃点后熊熊烧起截断通往城南墙上墙下的所有通道令入城的唐军无法追击。
此时寇仲和跋锋寒终在尸横遍野、血流成河的战场核心处会师敌人潮水般往西退却突围之路以已畅通无阻可是寇仲和跋锋寒却晓得前路仍是艰辛敌人退而不乱何况李世民的主力大军仍未现身那才是突围军最致命的威胁。
战争如火如荼的进行着突围军先拆毁跨过伊水的三座浮桥然后且战且退李元吉和屈突通的联军重组后集结五万步骑兵穷追不舍。
待突围军撤到地道南端出口的山头阵地立即全军反扑加上徐子陵的生力军终守稳阵脚迫得李元吉大军后撤。
由开城出击突围战至此时双方各有伤亡突围军山一万八千人减至一万五千人阵亡者达三千之众更失去王隆、薛德音和畅江三将。唐军死伤更逾六千可见战情之惨烈。
王玄恕成功把大批突围战马送抵山头阵地当然包括徐子陵的万里斑和跋锋寒的塔克拉玛干在内此为逃亡大计的重要部份必须将所有人转为骑兵才能以最机动和快的方法避过敌人的拦截逃离敌人的势力范围。
寇仲、徐子陵、跋锋寒和杨公卿立在山头阵地高处在东方天际曙光初现下遥观李元吉军形势。
四人均是浑身浴血也不知是敌人的鲜血还是从己身伤口消流的鲜血。
虽成功突围至此可是四人无不心情沉重且有四面楚歌的危机感觉。直到此刻他们仍不晓得李世民大军所在位置。
两个时辰的激战突围军师老力疲再难像刚才如出押猛虎似的应付另一场激战。
洛阳城的人被扑灭城头换上大唐军飘扬的旗帜似在对他们耀武扬威。幸好高寨化成一片焦土使他们稍有战胜的成就感。
虽明知李世民的策略是先挫其锋锐疲老其师而后追击截杀他们仍是别无选择的踏进这陷阱去而现在他们正处身陷阱内等待被猎杀的命运。
此时麻常来报一切准备就绪可以随时上路逃亡。
跋锋寒沉声问道:南方有没有动静。
麻常摇头道:一切如常李世民的主力大军该不会埋伏在前路只要我们的马够快可在寿安和伊阙的唐军完成封锁前逃离伊洛河原。
他们于南方高处设置哨岗那一方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们耳目。
杨么卿叹道:此正是李世民的策略看准我们逃往南方突围后必须日夜兼程穿过寿安和伊阙间河原的关口而他则可从水道于我们人奄马乏之际在任何一点拦截我们另一方面李元吉和屈突通则封锁我们后路将我们困在伊、洛两水之间。
寇仲极目左方洛水断然道:突围战就是比拚双方度的战争谁的行动快谁便是成功者。我们立即启程靠伊水西岸南下由我们负责押后。
麻常领命去了。
徐子陵淡淡道:李世民正在城内。
众皆愕然。
杨公卿讶道:子陵为何有此看法?
徐子陵道:即使李世民猜到我们会往南逃走可是终不能落实猜想。以他一向稳健的作风最佳战略莫如以不变应万变把握到我们的逃走路线后在城内集结水师船队待天明后将水师一分为二开闸分从伊、洛两水追赶我们那时主动全在他手上而我们更要应付寿安和伊阙的唐军前有拦堵后无退路我们只余挨打的分儿。
跋锋寒点头同意道:子陵言之成理!
徐子6续道:待拆除两河的障碍物后就是李世民水师空群出动的时刻。
话犹未已洛阳西南洛水处出现幢幢帆影李世民的水师船队终告现身。
寇仲深感自己靠伊水西岸逃亡的选择绝对正确。大喝道:好小子!就比比看是我们的马快还是你们的船快我们走!
寇仲四人和殿后只剩下四百余人的飞云骑全体踏磴上马朝己方南行的队伍赶去。
敌方战鼓声起骑兵全体出动过二万的骑兵队再无任何顾忌在李元吉亲率下漫山遍野的追来不予他们任何喘息的机会。
在李世民卓的战略部署下张开天罗地网务要把突围军一网打尽。至此突围军优势和主动全失陷身于猫捕老鼠的死亡游戏中。
寇仲处此无可再恶劣的形势下反激起强大的斗志即使最后突围军全军覆没也要李世民付出最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