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人心险恶 (第2/3页)
自己去打生打死而由别人来收成动辄还不得善终。
徐子陵不同意道:他并非你认为那种人还记得除夕夜廷宴时他与李建成针锋相对的情景吗?他是懂得为自己争取的人攻陷洛阳后旋回归长安之日就是他和李渊摊牌的时刻。他会尽所能来劝谏李渊若他老子仍不听他的话他说不定会反出长安。
寇仲叹道:李渊现在人强马壮李世民有何造反的资格?不过那时我们肯定早战死沙场眼不见为净再与我们没有关系。
徐子陵愕然道:你像是比我更悲观。
寇仲苦笑道:皆因你从未试过在战场上和他交锋我却在慈涧吃过大亏。他娘的这小子真有鬼神莫测的手段年纪不比我们大多少但却既沉稳又狠辣得而不骄、失而不馁。手下将士人人用命好像永不会犯错的样儿。王世充和窦建得的军队比大唐军实差上一截我们那嫩娃儿般的少帅军更差得远。我真的有些儿怕他。
徐子陵哑然失笑道:你少有这么坦白的。
寇仲仰观夜空只目爆起精芒沉声道:这叫知己知彼。我们对付石之轩连番失误正因摸不清石之轩的武功所以我不希望在李世民身上再犯同一错误。无论我们以往和李世民关系如何从昨晚起我们和他己势不两立包括你陵少在内都是他欲杀的人。他娘的!这就是他的所谓大公无私。
徐子陵暗叹一口气欲语无言。
寇仲拍拍他肩头道:今晚我两兄弟的谈话非常有建设性大家都把长期郁在心底的话倾吐出来。他***熊我们别无其他选择只好依照原定计划去见老窦看看老天爷究竟想帮那一方的忙。
是夜三人继续行程全赶路天亮时进入夏军的势力范围他朝黎阳疾行途中遇上夏军一个垒寨问清窦建德所在处次日正午后抵达黄河支流忠水西岸的武陵窦建德驻扎之地。
只看武陵城外营帐连绵沁水舟船云集便知窦建德有西攻唐军之意。
由于跋锋寒没有见窦建德的兴趣经商议后徐子陵留下陪伴跋锋寒两人在城外一处山头等侯寇仲的消息。
寇仲独自入城窦建德正和手下大将举行会议闻得寇仲从洛阳突围而来大喜下偕刘黑闼、徐圆朗、新归降的孟海公、大将张青时、中书舍人刘斌、国子祭酒凌敬一众武将文臣在帅府大堂接见寇仲。
除孟海公和徐圆朗外其他人都曾在黎阳之战跟他碰过头小别重逢自有一番寒暄热闹。
孟海公年纪四十许间面相粗豪神情严肃很少露出笑容但寇仲却直觉感到他是那种面冷心热的人。不轻易和人交朋友一旦为友则可为朋友两胁插刀都不皱半下眉头。
徐圆朗比孟海公至少年轻十年身材修长硬朗举止从容看人的目光总带着探询和审视的味儿是有胆有色智勇俱备的人物。
此两君均曾威霸一方投降夏军后成为窦建德最重要的班底。
分宾主坐好后窦建德和手下轮番询问洛阳的情况显示出他们对洛阳的关心寇仲一一回答坦白表明洛阳水深火热的处境最后道:自宋金刚被李世民大破于柏壁突厥大汗颉利入侵中原之计受重挫一贯以来唐据关中夏据河比郑据中原三足鼎立之势再不能保。唐室威势愈盛对郑夏愈为不利。现李世民帅二十万大军以泰山压顶之势兵分多路把洛阳外围各城逐一蚕食今把洛阳重重围困。李世民攻破洛阳之日就是他挥军北上攻夏之时。际此生死存亡的时刻窦爷何不放下旧怨趁唐军攻城不下出兵救郑只要能收复虎牢唐军必退那时窦爷声威大振谁敢不从?
窦建德微笑道:是否王世充那兔崽子请少帅来向我求援?
寇仲苦笑道:我也在为我的少帅军着想。
窦建德目光落在夏军席谋臣凌敬处示意他说话。
凌敬言道:少帅与我们关系密切少帅有难大王绝不会坐视可是王世充此人反覆难靠不可信任。假设他忽然向唐室投降我们岂非陷于进退两难之局?
寇仲求助的往刘黑闼瞧去后者双目射出无奈神色微一摇头表示他不宜插嘴。
寇仲明白过来晓得窦建德非是不肯出兵而是要争取最有利他的条件不但要王世充屈服更要他寇仲屈服。
今趟见到的窦建德与上趟在黎阳时见到的窦建德大有不同处。虽然仍是如假包换的那个人可是其踌躇志满似把天下置于其脚下的自信气魄又使他像变成另一个人。
寇仲对他再没有亲切可近的感觉不由想起李世民建德新胜孟海公将骄卒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