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横渡大河 (第2/3页)
薛万彻和李神通动作行云流水既好看更是从容不迫。
当!
井中月重重砍在梅珣金枪的锋锐处任梅珣如何变化寇仲凭身意似是平平无奇的一刀似有意又无意举轻若重的偏是封死梅珣的所有变化杀得他除暂退外别无他法。
寇仲井中月毫不停留在空中循着隐含某种玄奥至理的轨怺填补跋锋寒留下来的空档趁李元吉、庞玉、李世绩和罗士信重整阵脚的刹那空隙先迎上史万宝的长矛呛的一声硬把史万宝连人带矛劈得跄踉跌退才抢前把李南天的剑挡个正着螺旋刭井中月绞击敌剑以李南天之能仍捱不住他的重手法被他带得往横跌进玄甲战士的阵队去。
闷哼在后方传来兵器交击声更不绝如缕三名唐将打着转往船方向溅血倒跌跋锋寒亦跄踉两步左肩、右臂和右大腿鲜血淌流旋又夷然站直竟是以狠对狠以伤换伤一举破去后顾之忧。
看台上的李世民一声令下船舱两侧玄甲战士蜂拥而上抄往船的空档若给他们补上三个败将的位置跋锋寒以命换回来的少许优势将尽付东流。
在这刻不容缓的关头跋锋寒错身避开冯立本向他劈来的长剑一脚踢得他往后慌忙退避立出响彻全场的尖啸更不顾伤势地人剑合一化作长芒穿过寇仲和徐子陵往移到正前方的李元吉全力射去摆明要与李元吉以命搏命就看李元吉是否有此胆量。
他早前故意激起李元吉的怒火使李元吉记起前嫌就是要令李元吉颜面受损下不顾一切的领先出手以挽回威望。要知李元吉身份特殊纵能在事后把三人杀死若李元吉亦命丧此役在场各人包括李世民在内均要负上罪责。而无论李元吉如何悍勇总犯不着和出身草莽的跋锋寒来个同归于尽。所以跋锋寒此着实是非常高明再次证明他说的谁更狠谁就可活命的看法。
当当!
徐子陵的矛柄分别扫上李神通和薛万彻的宝剑和铜棍借来的真劲融合在螺旋劲气尽情释放扫得两人往后再退挡着从左舷拥上来的玄甲战士前路使他们乱成一团。
然后回矛以矛柄挥打李元吉右臂迫他不能横移往右只能移左或退后。
寇仲与两人合作无间晓得成功失败尽看此刻迫开史万宝后井中月幻起万千刀芒铺天盖地的往李元吉左侧攻去。
李元吉忽然觉自己陷身于三面受敌的劣境险地庞玉、李世绩、罗士信和一众玄甲天兵全给他隔在身后任他如何自负自信也不敢同时挡隔跋锋寒的正面攻击和分左右向他攻来的寇仲及徐子陵。不要说是他即使他此刻的位置换上强如石之轩亦只有退避一途。
李元吉狂喝一声裂马枪化作十多道枪芒生出嗤嗤劲气送向跋锋寒同时往后疾退希望后方手下能从旁补上减去他承受的庞大压力和攻势。
看台上的李世民见势不妙喝道:上!
左右的长孙无忌和尉迟敬德同时飞离平台前者玉箫带起凌厉的呼啸声凌空点向徐子陵面门;后者两丈三尺的归藏鞭从袖内刺出后先至的迎向似箭矢般人剑合一射来的跋锋寒鞭鞘出长距兵器的优点拂点跋锋寒咽喉必救之处。
李元吉身后的庞玉、李世绩、罗士信和三十多名玄甲战士纷往两旁让开免阻李元吉退路原本坚固至无懈可击的阵势就此冰消瓦解变成各自为战的散乱局面只顾由两侧抢前以解李元吉之险。
外侧各敌将慌忙重整攻势均慢却一线。
李世民身后的十多名玄甲天兵是他近卫中的精选护主情切下怕三人会乘势攻上平台都抢到李世民前筑成*人墙把李世民和平台下甲板激烈的战场分隔开来。
嗖!
矛从徐子陵手上脱颖而出准确无比的撞上尉迟敬德的归藏鞭鞘本贯满力道的长鞭立成波浪状失去准头。
跋锋寒再无任何障碍剑芒大盛凌厉的剑气把仍在后退锐气已失的李元吉锁紧一派不杀李元吉绝不罢休的威势。
李元吉的退避顿令前方牢不可破的阵势乱成一团此消彼长下寇仲和徐子陵有如两头出柙猛虎紧贴跋锋寒左右稍后处形成一个无坚不摧没有任何人能阻挡的三角战阵破入阵不成阵的敌人阵内去。
叮!
徐子陵以右手中指弹开长孙无忌刺来的玉箫震得他往横飞移之际跋锋寒的偷天剑离李元吉的胸口不到半丈绞击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