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纵论天下 (第2/3页)
把家当败得最快的皇帝大秦虽也历两帝而终但在始皇治世时天下早巳民怨沸腾不像杨广继位时仍值盛世。现在想来皆因裴矩揣摩到杨广好大喜功意图扬威域外令四夷归服的心态。在诱杀史蜀胡悉后杨广还以为收服了突厥北巡边塞始毕得到秘密消息后亲率数万精骑南下突袭杨广的队伍迫得杨广要避入雁门避难。雁门郡四十一座城被始毕攻占三十九座杨广差点送命。经此一役突厥人再不肯臣服还生出东进之心。罪魁祸便是石之轩。
徐子陵道:说不定正是石之轩使人暗中通知始毕教他领兵来袭。唉!
我真不明白这样把突厥引狼入室对石之轩有甚么好处。
师妃暄平和地道:这正是思想之争的祸害。令人可置民族大义於不顾对人民的痛苦视若无睹。祸患的根源来自魔门至高无上的秘典《天魔策》十卷策中不但载有《天魔秘》、《道心种魔**》等诸般深不可测的绝学还详论宇宙和生命的奥义认为人性本恶毁灭和黑暗才是宇宙最具威力的力量。
起始时只属一种学说到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学。无论在政治上或武林间正统宗派均乘机对魔门穷追猛打魔门杰出弟子遂各分别携卷避祸演变成今天两派六道的局面。
石之轩要统一魔道就是要把《天魔策》重归於一。仇恨就是那样种下的现在谁都难以改变。
徐子陵皱眉道:但这仍不足以解释石之轩为何要把突厥引进中原来呀?
师妃暄解释道:魔门已非常年的魔门其中经历过多次变化在汉武时先与被排斥的诸家结合到张骞通西域又接受外来文化与宗教的影响强调以武力去清除异己到魏晋时期魔门中人积极往西植基展石之轩和祝玉妍均有胡人血统。所以我们的民族大义对他们是丝毫不起作用。
徐子陵长长吁出一口气道:原来如此若非师小姐娓娓道来恐怕我这辈子都不会明白魔门的人在搞甚么诡道。
此时斋菜来了热腾腾香气四溢的放到桌面上色香味俱全。徐子陵见她浅尝两箸后便放下筷箸自己却在放怀大嚼吃个不亦乐乎不好意思的道:是否我的吃相太难看弄得你没有胃口?
师妃暄含笑摇头道:这些斋菜均经多重工序精制而成味道太浓反不及青瓜白菜见真味与你无关。刚才吃上两口已是破例而且你的吃相与你的人那样自然真致怎会难看?徐子陵老脸微红尴尬道:你倒会说话哈!自然真致那是否狼吞虎咽的文雅说法呢?
师妃暄微耸两肩无奈道:你要是那么多疑妃暄也拿你没法。
两人四目相触均生出奇妙的感觉活像这顿斋菜把双方拉近了再不像以前般有段不可逾越的距离又或分隔的鸿沟。
徐子陵当然不会因此生出非份之想还要在心中警告自己不可如此。提醒自己是因彼此有著共同的大敌所以才使关系密切了些儿。
师妃暄有意无意避开他的注视瞧往阳光漫天的街道路过的人比先前多点但仍远比不上平常的热闹。
徐子陵记起一事问道:大石寺的僧侣究竟是因甚么人溜个一乾二净?
师妃暄噗啄笑道:他们不是溜只是暂时栖寄附近其他寺庙去昨晚弄出来那一大堆碎泥破石今天亦会有人打扫的。
徐子陵被她罕有的娇美神态引得一呆结口结舌的道:那他们定因罗汉被毁而伤心不已。
师妃暄若无其事的道:凡物均有起始生灭空门中人应看得透澈若干能从生命看到死亡从毁灭中看到再生那便没资格言佛我们何须为此而烦恼?
徐子陵露出深思的神色虎目闪跃深邃不可测的智慧光芒点头道:小姐这番话人深省昨晚侯兄告诉小弟寺内僧人是因逃避魔门一个厉害人物才避居他寺只不知此人是何方神圣?
师妃暄道:我也是入川后方由川帮帮主范卓告知此事此人名列邪道八大高手榜上一向非常低调行藏诡秘与大石寺的上代主持大德圣僧乃死敌最近不知是否魔功大成从西域赶回来挑战大德岂知大德刚於十天前圆寂火化。他竟把怨恨泄在他不懂武功的徒子徒孙身上说若有人逗留寺内他将尽杀方圆十里内所有生人寺僧为免祸及附近无辜乡民只好弃寺离开。
徐子陵大怒道:这人太过横蛮霸道哩!巴蜀武林怎可坐视不理?
师妃暄叹道:不是不想理而是难以去理。徐非能把他找出来除掉否则谁都没办法。唔!或者徐兄可助我一臂也说不定。
徐子陵这才知中计早前自己才表示过非是甚么救世济民的好汉现在又一副义愤填膺誓要伸张正气的样子矛盾得要命。
苦笑道:你总好像不肯放过我若师小姐肯亲自出马甚么凶邪亦要手到拿来。
师妃暄微滇道:此人既能名列八大高手之林岂是那么容易收拾若非他因天刀宋缺而惨遭挫败致须避往西域中原还不知有多少人被他残害。
今趟他既敢卷土重来自然是有自信可胜过宋缺。
徐子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