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贪生怕死 (第3/3页)
作受伤才可引得李密仓卒出兵。所谓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范成轻易就给人宰掉谁都会生疑的此计怎成?
王世充欣然道:这正是关键所在以假作真后我将藏在马车暗格内若敌人实力真个强大至可破车杀人我便暴起难。最好来的是晃公错又或尤楚红之辈让我伤得其中一人后再诈作力拚受伤如此将更能令对方入信当然尚需各位再加配合。
转向寇仲道:寇小兄还有什么话要说?
寇仲问道:为何敌人不会在宴会中下手呢?
王玄应代答道:这个道理很简单荣凤祥今回尽邀各地前来洛阳的名人赴宴到时高手如云其中又不乏与我们有交情的在这种情况下公开挑战不会有问题若要行刺暗算则变量太多说不定闹个灰头土脸吃不完兜着走。
寇仲心中暗叹颓然道:我没有话说了。
他本有满腹妙计但见到王世充摆明不肯以身犯险还有什么话可以说的。
※※※
徐子陵踏出方丈室的大门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
蒙蒙细雨刚开始从天上洒下来远近不见人踪。
净念禅院处处隐含禅机佛意。
像自己本为他们的敌人但他却丝毫觉察不到敌意。
就像和他们之间从未生过任何事。
见不到师妃暄乃理所当然可以得见才是出人意表。
不过他为了心之所安故仍要稍尽人事吧!
他要的是能面对面与师妃暄解决和氏璧的问题。直到此刻他仍不认为盗宝是坏事或错事而只是有关争霸天下的手段。
像和氏璧这种神物惟有缘者居之。
他缓步走下台阶正要朝佛道的方向走去心中忽生感应。
就像有某种事物在等待着他的样子。
环目四顾方丈院左端有一片竹林。徐子陵想了想便放步走去。
来到近处另一条石道在竹林间蜿蜒伸展曲径通幽在雨丝绵绵中特别引人入胜。
徐子陵沿道而行拐了个弯后整个空间倏地扩阔至无限原来路尽处是山崖边沿不但可俯瞰远近山野田畴还可远眺座落东方地平尽处的洛阳城。
漫天细雨下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里一身儒服男装的师妃暄正盈盈俏立崖沿悠然神往的俯瞰着崖下伸展无尽的大地。
徐子陵恭敬地朝她玉背施礼诚恳地道:小姐肯破例赐见徐子陵感激不尽。
师妃暄轻轻叹一口气伸出纤美的玉指遥指远方的洛阳城以充满悲国伤时的语调道:自魏晋南北朝以还洛阳屡成兵家争战之地多次被毁倾颓累得百姓流亡中原萧条千里无烟饥寒流陨相填沟壑。除此之外徐兄可知我们尚损失了什么呢?
徐子陵虽自负聪明才智此刻只能茫然摇头。
师妃暄像脑后长有眼睛可看到他摇头的动作淡然道:洛阳之称始见于战国文献〈战国策〉内有苏秦过洛阳之语。自此屡被选为郡城为我国文化经济的中心北魏时只是佛寺便有一千三百六十七所。
徐子陵咋舌道:竟有这么多?
师妃暄续道:洛阳向为我国文化荟萃之处只藏书便达七千车之多。且人杰地灵历代名家辈出蔡伦于此试制蔡侯纸;张衡创制浑天仪、候风仪和地动仪;马钧明指南车;王充作〈论衡〉;班固兄妹着〈汉书〉;陈寿撰〈三国志〉;〈洛阳伽蓝记〉和〈水经注〉均成书于此洛阳城对我国的贡献有何处可能比拟。
徐子陵听得肃然起敬。若非他有翻阅鲁妙子传给他的笔记卷这时定要听得一脑子茫然。现下虽仍未能完全谙识但至少亦知道师妃暄确是学究天人博古通今。
换了他和寇仲无论对着洛阳城看多少遍也不曾有师妃暄的感触和联想。
她正为洛阳过去百多年的历史而伤怀。
师妃暄悠然神往的道:徐兄到过北市的新潭吗?
徐子陵暗忖自己来来去去都是洛河、天街和天津桥或间中因事到过南城的里坊却从未到过北市去。苦笑道:尚未去过!
师妃暄道:那么徐兄定要去见识一下这被称为天下舟船所集的地方全盛时期大小船只可达万艘之数。
接着低吟道:古今兴废事还看洛阳城。
听着她若如天籁仙音的声线细诉洛阳的兴替盛衰徐子陵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洛阳的图画似乎千多年的历史倏忽间闪过脑海那感觉既悲怆又感人。
雨点温柔地飘洒在他们身上。
像师妃暄这种悲天悯人有着菩萨大慈大悲心肠的卓人物他尚是次遇上。
忽然间他彻底明白了师妃暄要找寻真命天子以拯救万民于水深火热的伟大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