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千古异宝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二章 千古异宝 (第2/3页)

外衣袂声不断响起却没有人闯进殿内来。

    这就是春秋战国时群雄争相夺取天下独有的无价之宝并留下了传诵千古完璧归赵的故事秦始皇得之以取天下建立一统中国的稀世奇珍和氏璧了。

    在这一刻徐子陵感到自己忽然间与自己国家的千年历史不能分割的连接起来。

    一声佛号在门外响起接着阴柔的声音传入来道:贫僧不嗔乃本寺四大护法金刚之负起护宝之责施主若肯迷途知返不嗔可许诺任由施主离开。

    徐子陵踏前一步探手抓起宝璧。

    一股难以形容的冰寒之气透手心而入。

    徐子陵故意改变嗓子出一阵难听的笑声狂气十足的道:老夫既敢来取宝自有把握离开不知不嗔你是否相信。

    一声冷哼在殿外响起接着一把雄厚有劲的声音喝道:无知狂徒竟敢到佛门静地来撒野若不立即放下宝玉离开圣殿休怪我不痴的降魔杖不留情。

    徐子陵暗运真气小心翼翼的把璧内寒气吸进左手手心过中指经肘外的阳瑜脉至肩井穴再由此而下往带脉转往背脊督脉。

    他现在最大的难题是自己一旦运气行功亦受到和氏璧的影响如果改变不了这情况他只能乖乖接受不嗔的好意弃宝抱头鼠窜。

    故能否凭长生诀的奇异内气来驯服此宝实乃眼前最关键的头等大事。

    寒气所到处徐子陵只觉经脉欲裂心中烦躁得似可随时爆炸全身毛管直坚眼耳口鼻像给封住了的难过得要命。

    唯有眉心处印堂内的祖窍穴仍有一点灵明使他不致变成疯子。

    他一边咬牙苦忍强抗着走火入魔的威胁一边暴笑道:谁敢踏入殿门半步我就运功碎此宝贝教谁都得不到。

    另一把低沉的声音在门外道:贫僧不贪施主此言差矣举凡神物宝物冥冥中自有神佛作主非是由凡人决定若施主可毁此宝亦只是天意如此!

    徐子陵的心神此时全集中在和氏璧上而贯注全身经脉内的寒气已到了不能忍受的地步。

    最要命是全身动弹不得想把和氏璧放下亦力有不逮。

    蓦地劲气狂起。

    他清楚感到一枝巨大的禅杖正朝自己背心直捣而来偏是毫无闪躲或应付的方法。

    起始时他仍能控制寒气在体内经脉行走的度希望能以本身阳刚灼热的真气加以中和融汇取为己用。

    那知和氏璧神秘莫测的异力就在他吸取寒气时突然以倍数递增狂潮激浪骰涌入他体内变成浩荡狂闯的寒流将他本身的真气冲得支离破碎溃不成军。

    当任何一道经脉抵受不住那压力而破裂时就到了走火入魔不能挽回的阶段。

    心叫我命休矣重铁禅杖捣在他背心处。

    徐子陵脑际轰然剧震虎躯猛摇却出奇没听到自己肉折骨碎的声音。

    后面传来一声闷哼。

    噗!噗!噗!

    随着沉重的呼吸声和远去的足音他知道那袭击者硬是被反震得跄踉跌退门外。

    就在中杖的刹那徐子陵浑身一松。

    令他快要走火入魔的至寒之气像忽然找到渲泄点又似缺堤的洪水般全借禅杖渲泄出去。

    而他自己则全身虚虚荡荡难受得差点软倒地上。

    徐子陵那敢怠慢连忙动内气。

    奇妙的事生了。

    夺天地精华的灼热真气与和氏璧仍在源源入侵的寒能同时分由右足涌泉穴和左手心注进体内。

    埃至心灵下徐子陵今次学乖了把本身真气调节至与和氏璧传入的寒气同步的度让两方在丹田下气海最重要的窍穴生死窍汇合。

    蓬!

    后面传来重物堕地的声音和连声惊呼。

    徐子陵那还有闲情理会更知道若不能立时制服和氏璧侵体的奇异寒流今趟休想有命离开。

    猛吸一口气把因受和氏璧影响而烦躁不安的感觉完全排出脑海外紧守着祖窍穴的一点清明心神则全放在气海处。

    这正是傅君绰传给他们凝神入穴的基本功法。

    不过傅君绰教他时做梦都没有想到会用在这种从所未闻的情况下。

    一热一寒来自两个不同源头的气劲箭矢般进入气海内。

    徐子陵知这是决定生死成败的一刻心灵静如井中之月以意驭劲把己身真气化作螺旋异劲像绕棍而上的长蛇般缠往和氏璧贯入窍穴的寒气。

    假若他不是曾有和寇仲偏于阴寒的真气相互结合的丰富经验这一刻的反应定是设法把侵体的可怕寒气全力驱出体外而不会设法据之为己有。

    自与寇仲阴阳同汇后他的真气阳中藏阴免去了孤阳不长的危险但真气仍是偏阳偏热以阳为主以阴为辅。

    但和氏璧传来的寒气却大别于寇仲生生不息充满生机的真气。徐子陵无法具体地形容来自和氏璧的寒气那是有别于任何人体生的气劲偏又是莫可抗御庞大无匹。

    那是一种积蓄在和氏璧那三寸见方的小空间内又似若无尽无穷的可怕能量。两股气流终于在气海交接。

    徐子陵再提一口真气己身真气立时以旋转的方式缠上寒气。

    轰!

    他完全体会不到生了甚么事只觉所有经脉像膨胀起来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