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为君之道 (第3/3页)
京坐享其成。纵使世民兄心无异念但令兄仅以年长而居正位如何可令天下人心服他难道不怕重演李密杀翟让的历史吗?
李世民脸容一沉缓缓道:秦兄究竟是什么人?竟能对我李家的事知道得如此清楚?
徐子陵亦听得心中惊异。但却与李世民着眼点不同而在于此人语调铿锵有力说理通透玲珑掷地有声教人无法辩驳。
秦川油然道:世民兄若不想谈这方面的事不若让我们改个话题好吗?
徐子陵和李世民又再愕然相对。
※※※
欧阳希夷呵呵一笑拍马而出道:便让老夫作个开路小卒吧!
寇仲急凑往王世充道:硬闯乃下下之策!
王世充正拿不定主意闻言忙以一阵大笑拖延时间待所有人的注意力都从欧阳希夷处回到他身上时才故作好整以暇的道:看来时间尚早皇泰主该尚未离开他那张龙床本官待会再来进谒好了!
一抽马鞭掉头便走再没瞧独孤峰半眼。
寇仲等忙紧随离开。
※※※
李世民奇道:秦兄尚有什么话要说?
秦川缓缓道:我想向世民兄请教为君之道。
徐子陵和李世民都给他耍得一头雾水。
先李世民非是什么君主何况现在只是处于打天下的时期就算李世民有心取李建成之位而代之那这句话亦该由他向什么人请教而不应反被别人来考较质问。
徐子陵心中涌起一阵模糊的感觉隐隐觉得自己该知此人的身份偏又无法具体猜出来。
李世民盯着他的背影皱眉道:秦兄若能说出问这个问题的道理我李世民奉上答案又何妨。
秦川平静地道:我做人从来都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很少会费神去想为何要怎么做。刚才我正是想起世民兄设有一个天策府专掌国之征讨有长史、司马各一人从事郎中二人、军谘祭酒二人典签四人录事二人记室参军事二人功、仓、兵、骑、铊、士六曹参军各二人参军事六人、总共三十四人俨如一个小朝廷可见世民兄志不只在于区区征战之事才有感而问。
李世民和徐子陵听他如数家珍般详列出天策府的组织细节都听得目瞪口呆哑口无言。
秦川淡淡道:这理由够充份吗?
李世民苦笑道:我服了!若秦兄肯为我所用我必会请秦兄负责侦察敌情。所以为君之道要懂得选贤任能否则纵有最好的国策但执行不得其人施行时也将不得其法一切都是徒然。
徐子陵心中暗赞若换了是李密或杜伏威见此人对自己的事了如指掌不动杀机才怪。但李世民却谨遵诺言从实地回答又答得洒脱漂亮只是这种胸襟已非其他人能及。
秦川沉声道:大乱之后如何实现大治?
李世民先向徐子陵微微一笑才答道:乱后易教犹饥人易食若为君者肯以身作则针对前朝弊政力行以静求治的去奢省费之道偃革兴文布德施惠轻徭薄俺必上下同心人应如响不疾而中土既安远人自服。
秦川听得默然不语、好一会后才道:徐兄以为世民兄之论如何?
徐子陵想不到他会忽然问起自己这旁人的意见来。哑然失笑道:对为政小弟只是个门外汉那有资格来评说世民兄。不过世民兄静中求治的四字真言却非常切合我的个性。大乱之后只有去奢省费与民休养生息不违农时才能促进生产使民衣食有余。
秦川仍是面对空壁沉声道:昔日文帝杨坚登基不也是厉行德政谁料两世而亡世民兄对此又有何看法。
李世民叹道:秦兄此句正问在最关键处只此已可知秦兄识见高明非同等闲。
未知我两人可否移座与秦兄面对续谈呢?
秦川笑道:尝闻世子爱结交天下奇人异士当然亦有容纳各种奇举异行的胸襟。
区区一向独来独往这么交谈最合区区心意假若世民兄坚持要换另一种形式区区只好告辞!
李世民向徐子陵作了个耸肩的动作表示出无可奈何之意微笑道:我只是想一睹秦兄神采既是如此便依秦兄之言吧!
秦川淡然道:早知世民兄不会强人所难这么就请世民兄回答刚才的问题好了。
李世民不解道:秦兄为何像是要考较我当皇帝的本领似的呢?
此语一出徐子陵心中剧震已猜到了秦川的真正身份。
事实上秦川的身份一直呼之欲出除了师妃暄外谁有兴趣来问李世民这类有关治国的问题?
她正在决定谁该是和氏璧的得主。
秦川油然道:良禽择木而栖这么说世民兄满意吗?
李世民目光投到徐子陵脸上显然从他的眼神变化中察觉到他的异样向他打了个征询意见的神色。
徐子陵想起寇仲心中暗叹一口气点头表示李世民该坦诚回答。
李世民默想片刻后正容道:致安之本惟在得人。隋室之有开皇之盛皆因文帝勤劳思政每旦听朝日夜忘倦。人间痛苦无不亲自临问且务行节俭奖惩严明。
只可惜还差了一着否则隋室将可千秋百世的传下去。
徐子陵不待秦川回答长身而起道:两位请续谈下去在下告辞了!
李世民大感愕然。
秦川则不见任何动静。
徐子陵微一颔飘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