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33章 棋子的归宿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33章 棋子的归宿 (第2/3页)

宣慰。我本打算也赶老熟人。但因为绥靖会议地事情到底还是没有去成。你要送我地那几本书我也只好等你回成都再说了。”

    那人正是“四川宣慰使”杨度。前段日子赵北不在成都。他倒是活跃地很。用田劲夫地话来讲。那就是“山中无老虎。猴子称霸王”。不仅与议员们过从甚密。而且还到处“巡视”。拉拢各地地立宪派人物。前几天赵北赶回成都后。此人正在成都北部各县“宣慰”。扛着袁世凯地旗号与缙绅们打得火热。不明真相地人甚至还以为他是来接管四川大权地。

    对于杨度地上蹿下跳。赵北只是冷眼旁观。在他看来。杨度这个人固然接受了新思想。但是他毕竟是从旧时代过渡到新时代地知识分子。在他地身上。集中体现了这个时代部分知识分子地双重人格。一方面对旧事物持怀疑甚至敌视地态度。一方面却又在潜意识层面对这种旧事物过于迷恋。表现在具体地做事方法上。就是瞻前顾后。走两步退一步。一旦遇到挫折。干脆就扭头往回走。或调个头往另一个方向走。

    说到底,是看不清未来,所以,杨度甘心做袁世凯的马前卒,因为在他看来,只有袁世凯才有足够的威望和力量统治这个国家。

    这个时代像杨度这样的人还有许多,他们都可以看作是政治强人手里的棋子,所不同的是,有的人是甘心情愿做棋子,而有的人则是被迫做别人的棋子,赵尔巽属于后,而杨度则属于前。

    “杨某刚刚回城,茶没喝上一口就过来了,正是给总司令送几本外

    、历史书籍。我也知道,总司令是留过洋的,对于并非一无所知,之所以送这几只是提醒总司令,中国跟列强差得太远,横挑强邻的事情还是不做为好。”

    杨度走到台阶前,将提在手里的一只青布包裹举了举。

    “哼!用你提醒?”

    站在一边的田劲夫冷哼一声,不客气的将那青布包裹接了过去,提在手里,却也没有往总司令跟前递的意思。

    赵北淡淡一笑,将杨度请进屋,吩咐卫兵斟上香茶。

    “其实此次前来会,杨某不仅是来送礼的,也是来向总司令进几句忠言的。”杨度倒没客气,往太师椅一座,开门见山。

    “赵某洗耳恭。”赵北在上落座,端起茶杯,似笑非笑的向杨度望去。

    “杨某知道,‘川西都督府’的事情项措置失当了功臣之心不过既然现在那‘川西都督府’已然撤消,总司令似乎可以收手了吧?”

    “赵某奇怪的是,既然‘川督府’撤消了,为何迟迟不见中枢任命四川都督?就算赵某不合适至少也可以另外任命一位啊。如今虽说四川成立了军政府,可是却无一个名正言顺的都督,这实在是有些让人无所适从啊。”

    见度如此直白北倒也不好打太极了,反正这里没什么外人,索性也打开天窗说亮话。

    杨度说:“总司令是聪明人,这话是在装糊涂吧?‘蕲州事变’之后中枢与日本正在进行交涉,无论谁是谁非,这种风口浪尖之上,中枢怎么可能正式委任总司令做这个四川都督?若是如此行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