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空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章空战 (第2/3页)

余架战机从南海靠近珠江入海口的两艘航母上起飞,刚刚升空就被白云山雷达站观测到了。雷达站随即通知了在广州东南郊上空巡航的学1型战机编队以及几个最近的机场,在铁林飞的指挥下,8架学1式战机会合了白云山等机场起飞的六十余架各式战斗机以后,向日机编队迎了上去。

    日机群的领队是一个名叫茗茨兼中的少佐。茗茨兼中驾驶的是一架双人座的新式轰炸机,中岛出产的93式爆击机。3。该机属于中型轰炸机,对喜欢研制小而精(这个时代,小日本的东西虽然小,但是却绝对当不上精)产品的日本人来说,该战机已经算得上是庞然大物了,当然,对上空中堡垒,却依旧只能用渺小来形容。该机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在两侧机翼上都装有机枪,而日军飞行员对该机最满意的地方,在于其爬空能力,其升限已经可以媲美空中堡垒,达到了一万三千余米。

    “沉没吧”行动对日海军的打击是全方位的,经此一役,日本海军的不败神话被击破了。而换一个角度看待这一问题,日本人却因这一次遭袭战而收益了――历史上,二战伊始,各国并没有意识到航母的强大作用,一门心思想要展的依旧是有着海上巨无霸之称的战列舰。1。就拿日本来说,当《华盛顿海军条约》在36年到期以后,他们先想要展的并不是航母而是战列舰,为此,至少有三艘战列舰已经在建造中了。不过,当“台海事件”(日本人对“沉没吧”行动的称呼)生以后,因为意识到了舰队在没有战机保护的情况下面对敌机是多么的脆弱,山本五十六为的新晋日海军高管开始呼吁限制性展战列舰,而优先展航母。山本五十六在写给日本天皇的奏章中写道:……鉴于战列舰脆弱的空防能力,臣建议有限制展该型舰船,而将节省下来的资源投入航母的建造。9。战列舰的主要作用就是控制海面,对近海陆地进行火力压制,而航母能够更好的做到这一点。就战斗机的航程而言,航母的威胁范围比之战列舰也要宽广得多……

    日本人开始大规模的展航母,这是欧阳云始料未及的。日本国历史在这一拐点上生的变化,究竟会对这个时空的二战结局产生什么样的影响,这也已经出了他预知的范围。

    日本人要大肆展航母,舰载机的研制工作也就顺势变得重要起来,而这架93式爆击机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衍生出来的产品。

    日本航空兵在后敌现这一着上吃尽了苦头,他们不甘于每一次空战都被学兵军牵着鼻子走,动用华南地区所有的特工进行调查,终于获悉了有关雷达的情报――学兵军难怪每一次空战都能那么精确的把握时机,原来是因为雷达的存在。9。

    日本人一直以为自己是世界上的科技大国,这一次在雷达上吃了瘪,小鬼子眼红啦。光是眼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