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阅兵式 (第2/3页)
显得单薄了,所以根本不可能分出兵力来戍卫与两西搭界的地区。学二军、学三军还有学四军要防范日本人。欧阳云无奈之下,只得求助于57军过来整编的三个师,让他们移防两西搭界地区,以保证这些地区不受那些土匪保安部队的滋扰。
这种情况下,举行阅兵式,难怪会有很多人认为不合时宜了。
欧阳云这段时间很忙,忙得几乎脚不沾地,可纵然如此,依旧有很多事情不能得到及时的处理,这让他很多时候都感慨:这个学兵军总司令不好当啊。5。
曾经的那个时空,他看过一本书,书的名字记不得了,意思却镌刻在心,说的是一个真正的成功者,是不需要什么事都亲历亲为的,只需要制定下合理的长寿的体制就行了。作为天性有点懒散的人,他曾经很推崇这本书,现在,他却对这本书的作者大吐口水,痛骂狗屁。
所谓的成功者,也要看他成功的规模的。欧阳云刚刚组建学兵团的时候,想必也没有料到,学兵团居然能走到今天并且成长为如此庞然大物。家私大了,需要考虑的事情自然也就多了。而作为这支军队的灵魂人物,作为这个军政府的脑,很多事情,是必须由他点头才能解决的。1。倒不是他不想放权,实在是学兵军现在的情况,不容许他下放太多的权力。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心比鸟心要复杂得多、自私的多,于是,派系就出现了。派系这种东西,和权力绝对是一母同胞的兄弟,当学兵军能够为一些人带来巨大利益的时候,派系自然而然的就产生了。派系这种东西,是文明的产物,不是一些单纯的东西能够加以说明的――不是说人心有多坏,实在是社会在融合过程中,因为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就不可避免的造成了这种现象。
曾经,欧阳云没把派系当回事,他认为在国将破家将亡的情况下,所有人是能够团结一心,一致对外的。8。不过经历了太多事以后,他知道自己是理想化了。
以前在看历史书的时候,他一直想不明白,为什么当一个朝代或者一个国家濒临灭亡的时候,还会有那么多可以改变这一结果的人依旧沉迷于牟利和内斗,而不肯将身心完全的投入抗击外侮。经过在广东的两年,他才明白,原来这就是所谓的人性。
派系是不能用单纯的好坏来区分的,所以欧阳云现在所能做的,就是尽量的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让这些派系尽可能的和平相处――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让大家都能财。
欧阳云还是太年轻了,阅历因此不够,所以根本不可能像一些传说中的枭雄一样将人心玩弄于鼓掌之中。7。他的优势在于,他看到了自己的弱点,并且愿意积极的面对,所以学兵军展成如今的庞然大物,外面看起来依旧是铁板一块。
很多人反对搞阅兵式,因为他们得考虑到自己派系的队伍在此期间会不会遭遇优势鬼子的袭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