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艰苦的抗战(十四) (第2/3页)
是密云,密云东北两面都有长城,能有效的阻止学兵军进行大规模的战略转移。一旦选择在那里决战,也就意味着日军只需要在西南两面摆开重兵便行了。可惜的是,无论是古北口还是喜峰口,日军都没能打开局面,最后只能沿长城北上,最后终于找到了南天门这个突破口。9。延庆亦或是赤城其实也是不错的决战地,不过因为其战略地位不是绝对重要,因此根本不足以让学兵军不惜一战。
北平是个不错的选择,不管是从哪种角度出发,学兵军都不容许北平的陷落。而提出以昌平怀柔线为决战之地的,便是上元熊弥。相对于华北平原还有长城沿线躲闪地区来所,昌怀线有利于日军大部队作战的条件在于这两处都是北平的门户,任意一座城拿过来都可以发展成为直接威胁北平的桥头堡。7。再就是其平原为主的地形。昌怀线还山地,但都属于平庸的那种,并不利于小部队的埋伏作战,也就是不存在易守难攻的那种。这对于拥有优势兵力的日军来说自然是极为有利的。上元熊弥还提到了一个优于延赤线的条件,昌平距离塘沽只有200公里左右的距离,在承德主机场被破坏之后,日军可以借助航母对昌平的学兵军给予空中打击。1。
寺内寿一和香月清司最后采纳了上元熊弥的建议,于是,第一军及华北方面军直属部队的一切行动开始以在昌怀线和学兵军决战这一基本调调展开。其中,上元熊弥更是毛遂自荐,要过了攻克昌平,迫使学兵军大军来援的任务。
一零八师团在昌平的初战非常的顺利。面对一众保安部队,似乎上元熊弥想打得惨烈一些都不可能。4。而其间发生的一件颇值得玩味的事情是,由于昌平的保安部队身上穿的是学兵军之前淘汰下来的带有鲜明国民革命军特色的军装,有些军服上学兵军的臂章还没有摘除,故此,在击溃了这一支保安部队,上元熊弥亲自视察战场后,发出了这样的感慨:“学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