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怀化之大捷(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一百二十七章 南怀化之大捷(上) (第2/3页)

容乐观,诸位可有良策?”

    再坐将星熠熠的高级军官们,或低默不语,或顾左右,却是没有一个人敢开口说话。

    能够坐在这里的那个不是在军界,政界混居数十年的老狐狸,刚才蒋委员长一通脾气,现在心中火气依然未消,此刻如冒然开口,建议中肯还好。要是挑起了蒋某人的怒火,当面怒斥已算是运气,不小心被捋下来,发配前线,也并非不可能。

    因此,尽可不多言,也不能惹祸上身。

    蒋某人自持能力很强,亲自指挥送沪会战,结果日军从金山卫登陆,直插**后方。而蒋某人却是踌躇不定,将希望寄托于毫无作用的国联,错过了最好的撤退时机,直接造成数十万英勇的将士长眠于地下,不能不说他富有很多的责任。

    由此可见,蒋某人的指挥能力何等的‘高明’,恐怕那些日军还以为他是内应呢

    当然,蒋某人能够成为党国的首领,拥有着果然的政治手腕以及足够的人格魅力,不然也不会有那么多黄埔军校毕业的精英,投身于他的麾下。

    只是有一点,跨行如隔山,政治终究与军事有着天壤之辈。随意一个命令,就能决定成百上千人的生死,看似一个不经意的错误,完全能够葬送一个团,一个师,甚至于一个军。

    正所谓,不知者无罪无知者,却喜欢瞎指挥。就是罪上加罪了。

    当年,淞沪会战刚刚开始的时候,小诸葛白崇禧就进言道,**部队应该依靠吴福线坚固的国防工事和日军打消耗战,这样才能以自己之长攻击日军之短,获取最大的利益。虽然结果相同,但过程却是千差万别,一方面能够给日军造成非常的伤亡,有利的日军的兵员与锐气,另外一方面,则是最大可能停滞日军的前进速度,为后方的撤退争取有利的时间。

    可是蒋某人却自持傲才,非但没有坚守坚固的防线,反而与日军纠缠海岸献上,结果让日军强大的舰炮群得到用武之地,三四百毫米口径的重炮不知带走了多少**英勇的将士。

    白崇禧一直非常想问蒋某人一句:当年花费良多修建的防线,却成了摆设,但当年为何要修建呢如果将这笔费用,用来购买军备,还能多杀几个小日本。

    再后来,日军第十军突然从金山卫登陆,直插**的后方,想要将几十万的**重兵集团一口气吞掉,此刻**精锐、士气都在,还能够继续与日军拼死一搏,哪怕不能扭转乾坤,但也不会出现来后来千里溃败的结局可蒋某人却将希望放在了西方列强的身上,身为买办资本的代言人,他幻想着英美出面,压制日本,让其退兵。

    只是他却从未想过,战争从来都是主动占据上风,哪怕英美对小日本施压,也不见得狂妄的,号称‘三个月吞并中国’的日军会退缩。

    谈判桌上的利益,全部都必须在战场上打出来。求人不如求己,蒋某人连如此的事情都不晓得,真的不得不令他失望。

    现在好了,日军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即指七个师团又两个旅团的兵力,趁淞沪会战之大捷,兵锋直指南京,势如破竹,已经到达了南京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