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章 哭泣的村庄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七章 哭泣的村庄 (第2/3页)

可对侵入华北平原之敌侧背造成严重威胁。而日军为确保对平津地区的占领,解除侧背之忧,图谋进一步南侵,也力求控制山西。

    于是山西就成为了两军必争之地,一场麈战势在必然。

    而省会太原扼正太路、同蒲路之交会点,为控山带河之重镇。北部有忻口为其屏障,外有娘子关、平型关、雁门关等内长城隘口连接环卫。中**队如能守住这一战略地带,就可以确保山西,威胁平津日军侧背。

    然而本应坚固不摧的国防工事,却由于**内部的**以及派系争斗,变成了胡乱堆积的‘豆腐渣’工事,再加上阎锡山的畏战,造成手下军队不思进取,战斗力低下,何以能够抵挡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和有着‘钢军’之称的板垣师团的攻击。

    历史上记载,9月1o日,日军攻占阳高和三千户岭,天镇失去屏障。日军占领天镇等地后,即调集主力围攻大同。阎锡山下令弃守大同,集中兵力在内长城一线设防。9月12日,关东军察哈尔派遣军兵不血刃占领了大同。9月13日,日寇分兵沿同蒲路南下直扑太原。

    晋绥军的溃败,造成了严重的后果,华北大平原的入口已然打开,并且有千千万万的人民落入了小鬼子的手中,开始了暗无天日的生活。

    距离大同几十公里外的群山环绕的盆地中,有着这样一个小山村,叫做上庄村。

    村庄中居住了数百人,茅草和泥搭建的房屋,虽然简陋,但是这里的居民却与世无争,过着北朝黄土面朝天的日子。

    在纷乱的战火中,却是有种世外桃源的感觉。

    只是小鬼子来了,一切都注定不复存在。

    那是一个余晖似血的傍晚,整个大地如同被血泪侵染了一般。

    结束了劳作一天的上庄村的村民们,正享受着黄昏中的安宁,炊烟缭绕,好一派人间美景,但是不会有人想到一场劫难正悄然降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