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所谓保障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一千九百一十六章 所谓保障 (第3/3页)

话,那就不管怎么说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短的话,会有人倒霉;而时间拖长的话,那就将会有更多的人因此而倒霉了。并且,还不光只是倒霉的人会变多,就连江山社稷都会因此而受到更大的影响。

    如此一来,相比较之下,孰重孰轻那也就非常明白了。

    而王锡爵这才是会选择了同意朱翊钧的这个”重生之大明国公”办法,为的就是要激化这本来就已经存在的矛盾,好让这件事情能够加快速度,早点解决了。

    而这么一想的话,张凡也当真是觉得王锡爵这么做,当真是用心良苦啊!

    为什么说他用心良苦?这只要稍微一想就明白了。

    这件事情在王锡爵所想的办法实际上是非常简单的。首先,这件事情在朱翊钧想出来,并且告诉王锡爵的时候,王锡爵就已经知道这么做不可为了。而其次就是,王锡爵在知道这件事情不可为的同时,却也是明白这件事情能够刺激朝中的那些人,从而加快这国本之争的进程,好让其早rì结束了。所以王锡爵才这么做了。

    但是要知道,王锡爵做虽然不错,但是对他本人而言,这后果却是不同的。

    因为这件事情,他自己明白,只要提出来,朝中绝对不会有人同意,必然都是反对的声音。而这种情况下,显然提出这个办法的人也是绝对要受到指责的。

    如果说只有朱翊钧一个人,并且这件事情也就是朱翊钧自己想出来,而且还是他自己说出来的。那么显然,就算他是皇帝,那么朝中的那些人也是会将这种指责转移到他的身上的。毕竟这件事情就是你一个人提出来的,不找你找谁呢!

    但是如今的情况却是有些不一样的,因为提出来这件事情的虽然是朱翊钧不错,可是宣布这件事情的却不是朱翊钧,而是王锡爵了。这么一来问题也就来了,因为跟这件事情相关的,并且也都是同意这件事情的人,从一个变成了两个。

    而对于朝中的那些人来说,这么一来事情也就变得非常好办了。

    皇帝毕竟也还是皇帝,就算是犯了大错,但是他还是皇帝。而既然是皇帝,那么就是有许多特权的。如果这件事情只有朱翊钧一个,而对于朝中的大臣们来说,这件的事情又绝对不能这么做,那么即便是皇帝,他们也要指责。并不是说他们胆大包天,而是这件事情如果不这么做的话,就根本没有办法了。这可以说是无奈,却同时也是必然的。

    但是如今,并不是朱翊钧一个,还有一个王锡爵。那么自然的,如果能够不要太过找朱翊钧的麻烦就可以来指责这件事情的话,那么对于朝中的人来说,他们绝对是会选择这种方””式的。即便是他们也知道,这个办法绝对不会是王锡爵提出来的,可是谁让你王锡爵在这么多人面前说了这件事情呢。

    所以,这指责自然是全都落在了王锡爵的头上了。而且相比起来单单只是指责朱翊钧的话,这种指责的力度也是要更加强一些的。毕竟王锡爵就算是首辅,但是他毕竟不是皇帝。首辅的权力的确是在朝臣当中最多、最大的,但是你即便是首辅,也还是大臣。从本质上来说,跟朝中那些二品、三品、四品的大臣也没有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他们指责起来跟自己实际上是站在同一地位,只不过是位置比较靠前的王锡爵的话,那么这种指责自然是更加激烈的。

    可是对于朝中这些大臣们的指责,王锡爵却是并不怎么害怕。他不相信下面的那些人不明白,甚至于下面的那些人之所以会如此激烈的指责他,完全就是因为朱翊钧是皇帝,能不说就最好不过了。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如果能够少指责朱翊钧的话,那么就意味着有人要遭殃了。而如今,王锡爵就是这个要遭殃的人了。

    而且王锡爵会这么做,也还有一个打算。虽然说朝中的这些人的指责他可以不在乎,但是这并不代表这些人的指责就一点都没有用了。实际上,从大明朝立国至今,有多少首辅因为犯了事而被迫致仕,有的甚至还落不到个好结果,就是因为朝中的人对其埋怨的声音实在是不小了。

    但是如今,王锡爵这可是帮着朱翊钧背黑锅了。明明这件事情的责任全都是在朱翊钧身上的,可是王锡爵却是将朝臣们的火头移到了自己身上来,而让朱翊钧得以幸免于难了。

    这么一来,朱翊钧也不可能不知道,而且朱翊钧也绝对会感谢王锡爵帮他将那么大的麻烦挡在了外面。如此一来,朱翊钧对于王锡爵的忠诚心和信任度就又会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