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到达广宁 (第2/3页)
的技术上大明又有了一些突破。
对于张凡一行人而言如果坐船定然是坐着朝廷的军舰过去。而海上即便是还有零星的倭寇但是对于大明的军舰来说根就不值一。反倒是路上从广宁那边绕过去经盖州卫再到苏奠反倒是要迟了好几天不说而且陆上也相比起来海上还要危险一些。不过即便是如此张凡也是打算走陆上。
并不是因为别的原因。一来如今时间也够并不需要那么赶多几天和少几天也没什么分别。二来即便是陆上相比起来海上的确是要危险一些但是那也只是分析所得来实际上这一段路从京城走到苏奠即便是跟女真去的驻地已经是越来越近了但是这一段路程却是始终都在大明的管辖之下不会遇到什么危险的。当然若是在路上遇到什么劫道的那自然是不能保证。不过张凡带着王猛和梁超手下还有十余好手根就不怕这种事情。
而且张凡也是想要看看到底辽东如今是什么状况。虽然说靠着锦衣卫的打探在京城的时候张凡就已经是将现如今辽东的状况弄得一清二楚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那也只不过是纸面上的了解而已而对于张凡来说如果不能亲眼看看明白的话却也是实在是不应该。
当然张凡倒是没有什么游历大江南北将来写、作个史什么的打算。但是这也并不矛盾即便是不想做这些能够名留青史的东西但是对于所处的这一世尤其是这个时代的事情想要多看看的想法张凡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的。
不过更重要的是张凡这一路上也是要看看到底东北是什么状况。毕竟哪怕是原就对于历史并不熟知的张凡也是知道自打从明末开始一直到解放战争胜利许许多多的事情大都是从这里开始的。毕竟这里的情形最为复杂而且相比起来四川的多民族这里也是不遑多让的。更重要的是这里相比起来原更加严酷的环境也决定了这里的人比较彪悍。总之这里在这个时代也的确是张凡所要心的重点所以他想要这么一路上走来仔细瞧瞧看。
倒是张凡的手下对于张凡的这个决定非常认同毫不反对。实际上对于他们来说如果说张凡当真是选择了走水路恐怕他们才会觉得奇怪呢。毕竟这个时代陆路还是人们最为基的方式。
这里倒是要说句题外话了之前过张凡并没有写或者作史的打算。这一点倒也不是完全确的实际上张凡也是想过这一点。毕竟生活在这么一个年代以自己的身份知道了这些事情很难有人会不想将这些记录下来的。而张凡也是如此。
不过张凡心里面明白一般写史的人当真都没什么好处。若是写的太过真实了那就不能包含太多的立场须得用许多客观的观点来看。这么一来的话得罪当权者那就不可避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