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多方考虑 (第2/3页)
行事的途中稍稍做些改变也是可以的。但是换个角度来说,同样的,只要能够完成的话,即便是在行事的途中加入一些个人的想法,却也并不是不可以的事情。
也就是说,张居正的想法是可行的。当然了,到时候具体应该怎么操作,那也就是张居正的事情了。张凡现在也只是在想想,看看是不是有什么能够帮得上忙的地方。即便是张居正并不想要让他搅合到这件事情里面去,但是张凡仍旧是想要帮上一点忙。
而现在,张居正所要面对的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虽然他的这个想法是可行的,但是到时候只要是他一提出来,那么朝中的大臣们必然是会群起而反对的。
到那个时候,张居正就算是能够力排众议,却也是需要花费很大的一番力气。甚至于还有张居正抵受不住整个朝廷的官员们的反对,而被迫放弃这种想法的可能。当然,那样一来就是不是张居正自己的意思了,而实在是行事所逼的了。
不过,还有一种可能。张居正不会把这件事情说出来,或许会跟李太后或者朱翊钧提起,但是不让他们下旨说明。甚至于张居正很有可能就什么人都不说,直接命人在暗中操纵这件事情也说不定。
当然了,这样自然也是一种办法,而且比之前面那一种,还能够让事情顺利地进行下去。毕竟只要前期的保密工作做得好,那么下面的大臣根本就不会知道这件事情。既然不知道,那又从何而来的反对呢!
可是,张凡心中明白,张居正这么做的可能性是相当渺小的。甚至于,张凡都能猜得到,张居正自己也不是没有想过这种办法,但是他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那么做的。
毕竟不管事情做的再过隐秘,将来也总是会有这泄露的可能的。万一一泄露出去,让朝中的大臣们知道了,那可当真就是大事不好了。
而且,就算是整个行事的过程中都相当的隐秘,一直到事情结束也没人知道。但是,结束的时候,这件事情是必须要拿出来说说的。等到那个时候,事情也自然是会大白于天下。
那样一来,群臣不仅仅是会站起来反对张居正了,而是更加的有根有据。这个擅自修改朝廷律法,擅用私律的大帽子就要扣到张居正的头上了。而这个大帽子,可是不管你如何的权势无双,如何的身居高位,绝对是难以扛得住的。弄不好还要把自己都搭进去了。绝对是一笔不划算的买卖。
最重要的是,张居正根本就没有办法那么做。三本账簿,记录着官员们的打算,以及银钱的提用事项。虽然其中的两本是招他人抄录的,但是有一本,必须是要官员当场签字画押才行。要不然也是找人笔录的话,那就做不得真凭实据的数了,张居正的实验之举也就是成了一个大笑话。
而既然是要官员们亲自签字画押,那么这个风声也就根本是守不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