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朝中形势 (第2/3页)
士的叙述,以往鞑子袭扰,破坏颇大。这次能把状况平息的如此快,与朝廷反应及时,政令通达有关。”张凡说道。
“不错,朝廷的指令能迅速到达,这才是关键。”看到张凡终于指出重点,马县令很高兴。
看到马县令的这番表情,张凡觉得这次来县衙是有别的事情,随即问道:“大人,到底是何事?”
“你在大同应该见到朝廷的来使了。”马县令说道。
“不错,承蒙皇和朝中张大人的厚爱,皇还赏了我些钱财。”张凡说道,“不知大人可是有什么事要告诉我?”
“其实这次朝廷能够那么快的下旨剿匪,实在是困难重重啊!”马县令说道。
张凡没有说话,他还不知道那县令到底要说什么,只得安静听下去。
“朝中内阁现在以高拱与徐阶两位大人为首,张居正就是徐阶的学生。”马县令说道,“高、徐两位皆是有抱负的人,只是因为昔日嘉靖帝驾崩时,徐阶与张居正密草遗诏,却不告知高拱。诏下,高拱以自己是新帝肺腑之臣,却对遗诏浑然不知,因而与徐阶构怨更深。当今皇登基后,徐阶以硕德元老仍居首辅位,旋又引张居正入阁,高拱心不能平,在论登极、赏军事、去留大臣是否请裁决等问题,数与徐阶抗争,矛盾日趋表面化。
“这次朝廷下达剿灭鞑子的旨意,若是高拱先奏请皇,徐阶定然会同意,这倒也没什么。只是此次是徐阁老先奏,如此一来,高拱便与徐阶针锋相对。若不是皇深明大义,未免战事拖延,屏息了两边的争执,这平鞑子的圣旨不知道何时才能下达!”
“看来内阁的斗争恶劣!虽然二位首辅都是为了大明,但是这一旦有了矛盾,可就什么都不顾了!”张凡对于这种情况有些无可奈何,看来内斗真的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了,随即又问道,“不知大人与我说这些事为了什么?”
“我以前与徐阁老和张居正有些交情,前几日我收到了张大人的来信。”马县令说道,“那日戚大人传回朝中的捷报中提到了你,张大人随即查阅了你的事,看到了你乡试时写的文章,十分喜欢,想让你如今去帮助他。”
“啊,这……”张凡这下可懵了,他这是没有想到自己会被那位“凤毛丛劲节,直尽头竿”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