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八十六章 书局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八十六章 书局 (第3/3页)

大书局,朝华书局手里。另外一些广为流传的经史子集之类的书,则是掌控在尚书院手手里,是不能随便印制的。所以大通书局这边只有一些名士文豪们的诗文集,画集,字集之类的东西,由于这类书籍的受众范围不大,销量也十分有限。每月的收入,也就正好可以支付局里从业人员的薪水而已。

    书局里除去温婉,总共不过十来个人,而且都是上了年纪的老者。人一般到了这般年纪,雄心壮志都已经消磨殆尽了,也不再图有个什么发展。而且书局的利润虽薄,但他们从业多年的薪水还是可观的,所以大家便都是日复一日按步就班地例行工作着。

    大通书局设有财务、常务二司,和文、制、行三署。财务司总管全局的进出财务,常务司相当于后勤部,日常杂事都归其管辖。文、制、行三署,才是书局的直接经济来源。

    文署肩负着优秀书籍的寻找发掘的重责,分析考量是否能带来效益。古代的印刷与现在不同,一旦确定印制,就要全面刻版,这里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所以文署的责任是很大的,若是找的书到时候销得不好,很可能就会让书局血本无归。

    制署负责的是书籍字版的刻印、印制、成本等一系列的步骤,最后才由行署出面去与各大书店、书斋联系,将书销往市面。

    现在书局的情况就是最重要的文署基本不动,已经有好几年没有敲定新书目了。其他两署稍微动动,纯属于吃老本的状况。关于这个问题,温婉也琢磨了很久。如果什么也不做,就按现在这个情况经营下去的话,再撑个三五年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到时候等苏政雅回来,将整个地丢还给他就行。只是有时候想想,自己现在平时除了看书,也没什么事做,现在有这么好一个资源在手里,不好好地利用它赚点钱,似乎太暴殓天物了。

    这边,温婉还在迟着要不要有所作用,那边机会便来了。文竹文夫人新成了一辑字帖,准备找个书帖帮她印制成书,分发给玉香学府里的学子们研习。这可是一个稳赚不陪的绝好活计,连长期的销路都铺好了。盯上这块肥肉的书局,自然也不是一两家问题了。(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首发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