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制米饼 (第2/3页)
去找她呢。”女儿老提着小七平时对她多好,不止帮她复习,有好吃的也都会和她分着吃,本来她还不以为然。自己女儿有点软弱,别人对她好一分,她就在心里老惦记着,有时甚至会夸大别人对她的好。
不过在期末时看到自己女儿居然从班上的四十多名前进到第十名,因此还得了两张奖状。这可是女儿上学以来的头一遭啊,真是让她喜不自胜!她才知道这小七的学习真不是盖的,虽然她不指望女儿能考个重点初中啥的,但女儿成绩好了,在亲戚朋友面前她的面上也好看是不?所以她觉得女儿和小七走得近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刘妈自然是没有不答应的道理,本来她也打算让女儿多学着点,俗话说技多不压身,搞不好这些东西等她以后当家了就用得上了。
其实这制饼一直是刘沁家乡的风俗,每年过年前一个月左右,都会事先把梗米放进锅里炒过,当然为了让米饼更好吃,会按一定的比例放入一些糯米混合。然后把这袋炒过的米拿到辗米坊去磨成米粉(这里说的米粉不是我们平时吃的那种粉哦,而是像面粉一样的),回来放在干燥的地方。等时候到了,就熬上一锅红糖水,当然如果没有红糖,白糖也可以。把糖水放到米粉里,搓*揉成一团,然后把这它们放进木饼印里,经过一些手工加工后,把它们一个个小心地从木饼模里敲出来,放在冒着热气的锅里烤着,感觉它变得结实了就成了。
草草地吃了点东西,交待了两个儿子中午随便整点吃的填肚子,刘妈就携刘沁来到石家了。反正楼房已经封顶了,那帮建筑工人都散了,至于二楼楼顶上的阁楼,等楼面长结实了,四哥会自个儿来帮他们搞定的。所以现在也不需要操心他们的伙食了。
从石英家的破篱笆进入她家的院子,听到他们厨房传来阵阵热闹的声音,刘妈敲了敲门,听到里面的人喊进来了就推开厨房那扇门。刘沁一进去就看到里面有三四个大人,有两三个孩子围着两个拼在一起的桌子。
“五婶子,你可总算来了,咱们正要开始呢。”石伯母站在灶台旁边,手里还不断地搅拌着锅里已经融化的红糖,此时灶里的火早熄灭了,而且糖水已经不怎么烫手了。
石英趁机把刘沁拉到她旁边坐好,“小七,来,坐我这边!”
刘沁笑着答应了,任由她拉着到最里面的角落里坐下,石英家的厨房大概也有十来坪大小,但从已经被熏得发屋顶上可以看出这厨房有一定的年头了。因关上了门,只留一个小窗让空气流通,所以也打开了电灯。而且因为人多又热闹,倒也不觉得冷。她家的桌子是方桌,凳子是长板凳,给人一种坐在古代客栈里的感觉。
此时几个伯母婶婶把布袋里的米粉用碗舀了几大碗出来放入瓷盆里,石伯母就浇上红糖水,刘妈用双手慢慢搓了起来。渐渐地本来犹如一片散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