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三十四章 进攻开始 (第3/3页)
车、7.5万辆摩托车、700辆坦克、2.1万tǐng机枪、6400支反坦克枪以及50万吨军需物资。
在撤退中,英法联军有4万余人被俘,还有2.8万余人死伤,这些伤亡人员中,有的是在抗击德军进攻坚守至关重要的防线时战死的,有的是在海滩等待上船时丧生在德军空袭和炮火下,还有的是在海上随着被德军击沉的船只而葬身大海。
英国共动员了861艘各型船只投入撤退,有226艘英国船和17艘法国船被德军击沉。英国空军为了掩护撤退,总共出动2739架次战斗机进行空中掩护,平均每天出动300架次,有力抗击了德军空袭,英军损失飞机106架,英军战斗机和地面高shè炮火击落德机约140架。
接下来德军对法国发动总攻,意大利趁火打劫,对法宣战。6月22日,法国投降。
6月27日,英国战时内阁制定了“夺取、控制乃至消灭法国舰队”的计划,即“弩炮计划”。这是英国政fǔ在法德停战协定签字后做出的一项至关重要的决策。于7月3日开始实施,
为此,英国首相还专门写了一封信给英国海军的伊斯梅将军:
在亚历山大港有法国战列舰一艘,法国巡洋舰四艘,其中三艘是装有八吋口径大炮的新式巡洋舰。另外还有一些小型舰只。这些舰只由一个强大的英国战斗舰队掩护。在地中海西端的奥兰及其附近的军港米尔斯克比尔停泊着法国舰队中两艘最好的舰只——“敦刻尔克”号和“斯特拉斯堡”号,这两艘战斗巡洋舰,比“沙恩霍斯特”号和“格兰森诺”号好得多,建造的目的就是要在质量上超过它们。这些船只如落入德国人之手,将对我们的商船航线极为不利。另外还有两艘法国战列舰、几艘轻巡洋舰、一些驱逐舰、潜水艇和其他舰只。在阿尔及尔有七艘巡洋舰,其中四艘装有八吋口径的大炮,在马提尼克有一艘航空母舰和两艘轻巡洋舰。在卡萨布兰卡停泊着战舰“让?巴尔”号,它是刚从圣纳泽尔开来的,但是还没有装上大炮。在世界海军实力的估计上,这是重要的舰只之一。它还没有竣工,而且也不能在卡萨布兰卡继续装配完成。当然不准它开往其他的地方去了。即将完工的“黎赛留”号已开到达喀尔,这艘军舰可以航行,它的十五吋口径的大炮也可以shè击。还有许多次要的法国舰只停泊在其他各个港口。最后,在土伦还停泊着一些舰只,则是我们所不能控制的了。“弩炮”作战计划确定:凡是我们能接近的法国舰队,都同时夺取、控制,或有效地使之失去作用或予以击毁。
弩炮计划历时11天,结果法国本土以外的舰队的绝大部分均被英军控制或摧毁:“弩炮计划”包括针对法国舰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其中以1940年7月3日英国特遣舰队炮击停泊在奥兰湾米尔斯克比尔港的法国舰队最有代表性。这次行动击沉了港内法国舰队的绝大部分,包括四艘战列舰中的三艘,并导致1297名法国海军官兵丧生。
1940年7月——10月,希特勒发出了关于入侵英国的训令海狮计划。德军对英国发动猛烈的空袭和潜艇战。企图迫使英国屈服。丘吉尔首相领导英**民奋起反抗,粉碎了希特勒的yīn谋。
1941年6月22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执行巴巴罗萨计划,苏德战争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为了进攻苏联,德国开始在外交上、经济上和军事上进行一系列准备,同时采取一些伪装和欺骗手段。1940年德国占领法国后,曾经制订过一个针对英国的“海狮计划”,但后来被放弃了,目的是为了全力进攻前苏联。但为了掩盖“巴巴罗萨计划”,德国又开始大造舆论,试图想让世人相信,它要实施“海狮计划”。德国采取了许多手段来míhuò人们的视线。他们先是制造假象,大量地印发英国地图,给部队配备大量英语翻译,并在英吉利海峡和加莱海峡沿岸集结大量的渡海及登陆工具,在海岸上配置了许多假火箭,派部队频繁地进行登陆作战演习,造成部队要大规模进攻英国的假象。然后,德军大规模东调,但他们却放风说,他们是为了在进攻英国之前,到东部地区去休整。
等到这一切都布置完毕后,德国开始从外交上入手,进一步míhuò苏联人。他们首先在外交上停止了往常那种对苏联的攻击,而把矛头转向英国。德国驻前苏联外交官,主动会晤前苏联高级官员,向他们解释说,德军调往东部,只是为进攻英国而稍作休整,至于德国向bō兰大举增兵,实际上是派年轻的士兵去替换将要退役的老兵。
德军向芬兰大量增兵后,德国驻苏大使便去拜会苏联外长莫洛托夫予以解释,并且通知说,德国将取道芬兰向挪威北部派遣增援部队,又解释说,德军进入罗马尼亚是派军事代表去帮助罗马尼亚训练部队。
由于“海狮计划”的存在成功地掩盖了希特勒的作战意图,至1941年6月中旬止,德国已经在其东部同前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190个师、共约500余万人,3800多辆坦克,5万门大炮和5100多架飞机。但是苏联人却对希特勒的种种承诺和解释信以为真,因而对德军的军事部署并未加以注意。在德国发动进攻前,苏联西部边境各军区军以上的司令部均驻在城市里,部队也照常进行野营训练,前沿各师的阵地上只有个别连队值班。各军区的通信部队还在参加国防施工,野战炮兵和高shè炮兵照常在shè击场打靶或在军区集训。苏联空军的飞机多集中于少数几个机场上。
1941年6月22日,德国突然不宣而战,以190个师,5100架飞机,大举进攻苏联。德军就象在进行军事演习一样,十分顺利地实施着“巴巴罗萨计划”,而前苏联方面毫无防备。德军航空兵对苏联西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施以毁灭性轰炸,致使苏联几乎完全瘫痪。德军又空袭了苏联西部地区的66个飞机场,使苏军损失了1200架作战飞机。苏军面对敌人狂风暴风般的猛烈突袭,差不多完全丧失抵抗能力,只好向内地撤退。
1941年6月23日,中华帝国根据中德同盟条约,向苏联宣战,与德国一同夹击苏联。
1941年6月24日,中华帝国在北部同苏联的边境上集结了10个军、共约200余万人,5000多辆坦克,10万门大炮和6000多架飞机.
最后确定担任突击的两个装甲军肖博剑的第第2装甲军组成一个装甲集群,担任整个进攻苏联的攻击核心。由肖博剑中将指挥。
肖博剑被中华帝国皇帝认为是帝**中最优秀的将领。罗凯对他的评价是“对作战的可能性独具慧眼”。他是那种能够将一代代的机动观念和传统的运动战思维巧妙地融为一体的专家,同时对于各种战术运用自如,具有极高的战略天赋。他的战略思想深邃而可怕,他所策划的每一次战役几乎都是杰作,总是令对手惊惶失措,胆战心惊。
所谓装甲军,就是有3个装甲师或摩托化师组成,中华帝国一般为一个装甲军配备900辆坦克。装甲军的特点就是机动能力强,具有快速突破洞穿敌人防线的能力,在平原作战几乎是所向披靡。
和德国的做法一样,中华帝国的飞机突然袭击,对苏联东部的重要城市、交通枢纽、陆海空军基地及部队营房施以毁灭性轰炸。空袭苏联东部地区的三十多个飞机场,使苏军损失了500架飞机。
在航空兵和装甲部队相结合的打击下,苏军在前期几乎没有作出像样的抵抗,莫斯科对形势开始作出重新分析,病理科发布命令,要苏军对侵略者展开坚决的反击。
中华帝国的这次突然袭击完全是谋定而后动。全部陆军以四个装甲军为核心,分三路经过中国门g古直接向西边的苏联腹地推进,目标直指莫斯科。
7月19日,中**队对斯韦尔德洛夫斯克附近的苏军形成包围。尽管苏军在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地区部署了重兵,但在中国的突然打击下,苏军猝不及防,抵挡不住中华帝国两个装甲军的猛攻。
8月初,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地区西部平原上的防线被中华帝国第第第5集团军共约20个师被包围,包括2名集团军司令在内的10万余人被俘。9月初,苏军被迫退守叶卡捷琳堡。
八月底,中华帝国依靠兵力和装备上的优势,完全击溃了苏联军队的防御,斯韦尔德洛夫斯克会展结束,苏军第第5集团军大部被歼灭。60万人被俘。800辆坦克,5000门火炮,4000辆车辆被击毁或缴获。
斯韦尔德洛夫斯克实在可以算是一次极大的胜利。对中华帝国而言,可算是一个空前的杰作。从战略方面来说,中华帝国打通了西进的道路,为将来与德**队的会师打下了基础,为苏联军队将来的全面崩溃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