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两百一十二章 发展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两百一十二章 发展 (第2/3页)

 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失,败局基本已定。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则是俄国的舰只虽然在数量上占了上风,但这些军舰大多数是老舰,航速慢,转向不灵活,而且火力偏弱,这就很难与日方的先进舰只相抗衡。再加上把仅有的几艘新型军舰与老舰hún编一起,又影响了这些舰只的机动力和速度,使得俄方在战斗中更为被动。

    另外俄国的士兵多为新兵,无战斗经验,甚至连怎么开炮都不知道。而要在行军的路上现炒现卖学炮术,堪称是世界军事史上的奇闻。再者俄国的士兵大多是被bī来当兵的,在军营里吃穿不好,还要受到种种欺压。再加上对前一次的惨败心存恐惧,导致俄军军心涣散,士兵的士气十分低落,这些都不利于做战。

    最重要的一点是,俄国的海军将领大都昏庸无能,战术思想落后,往往墨守成规,没有创新。这样到了实战中,他们的指挥就成了瞎指挥,所以俄军一投入战斗便luàn了阵脚,在日军的强大攻势下,很快就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落得个一败涂地的下场。

    中俄战争期间,中国特工陈浮生在欧洲资助列宁发动俄国1905年**,把俄国腹地闹的天翻地覆,中俄海战之后,尼古拉二世为首的统治集团,在内忧之下完全失去了赢得战争并利用战争的胜利扼杀**的希望,中国方面鉴于人力物力的巨大消耗,也认为继续打下去对己方不利。于是决定停火谈判。

    俄罗斯帝国在中俄战争中的完败,也给复兴中的俄国海军以毁灭性打击。俄罗斯瞬间由一个海军总军力世界第三的一流强国,沦落到三流海军国家的队伍之中。但是在集权国家内,帝王的意志就是国家的意志,不甘心失败的尼古拉二世还要再次的重建他的大海军。在吸取了博罗季诺级的教训之后,更为强劲的圣约翰级和圣安德烈级已经开始了筹备工作而且伴随着全世界对于中俄之战的认识,一个原本被淹没的声音开始被灵敏的英国皇家海军所认识到,那就是超重型大炮巨舰。

    就在中俄之战落幕之后的半年,中俄两国经由美国总统西奥多罗罗斯福的调停,终于签署了《朴茨茅斯条约》,经过jī烈的讨价还价,俄国被迫于1905年10月5日在朴茨茅斯同中国签订和约。

    朴茨茅斯和约规定:俄国承认中国在朝鲜享有政治军事及经济上之“卓越利益”,并且不得阻碍或干涉中国对朝鲜的任何措置。俄国将中国东北、旅顺口、大连湾并其附近领土领水全部移让与中国国民政fǔ。俄国将由长chūn至旅顺口之铁路及一切支线,以及附属之一切权利、财产和煤矿,均转让与中国国民政fǔ。此外,条约还规定将库页岛南部及其附近一切岛屿永远让与中国。

    伴随着和约的签定,那些俄国战俘得以返回家园。满怀着怨恨和不满,内心充满了mí茫,大多数人在内心中千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