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无畏舰 (第2/3页)
代国家,以朝鲜农民起义为导火索,两国必定不能避免一战。
1893年,22岁的罗凯渴望去朝鲜,渴望去那里取得前所未有之功勋,如果不是有湖北巡抚一职在身,他早就动身了。
匆匆从晚会中归来,罗凯一头埋进了巡抚衙门里的一间密室之中,一晚上三台无线电发报机几乎就没有停过。无形的电bō承载着足以改变历史的指令传向远在数千里之外的台海岛。
早在三年前,罗凯就开始着手研究朝鲜的情况。朝鲜这个地区,一直被以闵妃外戚集团为首的实际统治者所统治。这个集团贪污**,奢靡无度,对外软弱求全,对内骄奢yin逸,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阶级矛盾光靠国内力量已经无法调节。闵妃集团引狼入室镇压起义是肯定的,问题就是最终谁可以成为最后的受益者。
甲午战争爆发,日薄西山的清廷必然会被日本所击败,而列强又都选择了坐山观虎斗,所以最后的受益者只能是日本,当然前提是自己没有出兵干预。
如果自己率领部队介入这场战争,不知道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是罗凯一直烦恼的一个问题。
好在时间还算充裕,就算自己要介入甲午战争,也要等到北洋水师大败,才好作为救世主向清廷申请调任。等到最后关头面临割地赔款的屈辱,有一支舰队在手罗凯不怕清廷不妥协,到时候自己就算重新要回台海总督的职位清廷也不得不放虎归山。
从一开始,解放朝鲜逆转甲午中日战争的的伟大壮举就使得罗凯心中的名族感情油然而生,尽管这个过程后来由于野心的驱使而受到影响,但是罗凯心中的那个结果却始终没变。
台海岛总督衙门。
李文光这位在位超过三年的台海总督每天不是逗鸟就是听戏,在风雨变换的这个时代倒是显得无所事事。
他清楚的明白自己只不过是个傀儡,台海岛不比内地,没有一点兵权在手,自己的命令在这块地方根本不可能行使得通。与其死磕还不如hún吃hún喝明哲保身,到明年任期满了还能回去享福。
事实上台海岛真正的中心早已经不是最为名义上省会的台海城而是海参军港。
自中法战争之后罗凯刻意的放缓了造舰的步伐,除了在4年和5年先后下水的镇海号前无畏式战列舰和两艘威海级巡洋舰以及之前的一艘定卫级护卫舰外,在年到1892年这六年时间里武通造船厂里没有一艘巡洋舰下水。
这段时间武通造船厂更像是一座工厂,一个工业母机,不断的在推动着台海岛工业的发展。
外在的崛起是内在完善的外延。
到了1893年,台海岛上的铁路网络已经基本构建完毕,无论是在经济还是工业上离西方发达国家相差已然不大,台海岛另外两座新建的造船厂甚至已经可以造出排水量在3000吨以下的全钢质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