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八章 年轻的巡抚 (第2/3页)
“罗大人才二十出头,但是其能力完全可以和官职相匹配。不说其执政数年工作上没有出一点差错的,就说其爱民如子的心肠就值得敬佩,他曾经把一百多个家庭从死亡中救了出来,自己掏钱组织人手分给他们粮食和棉衣。”
翻译官一脸敬仰,一位爱民如子的好官显然是值得尊敬的,更何况他还有能力,而且还年纪轻轻身居高位。
而心中他却暗笑洋人的无知,古有甘罗十二岁拜相靠的是能力,桑弘羊十四岁管理一国之财政,七岁骆宾王yín诗咏鹅成为千古佳话,这些洋鬼子又如何了解得到华夏的人杰地灵呢?要不是需要靠这一行hún饭吃,自己才不想对这些狗眼看人低的洋人假以辞sè。
事实上,在晚会之中,这样心口不一的翻译和别有目的洋人不在少数,他们也是罗凯疲于应付的原因。
当清法战争结束之后,法军战败的消息传至巴黎,导致茹费理内阁倒台,引得西欧列强一片哗然。接着北洋舰队又组建完毕,年英国出版的《世界海军年鉴》把其列为远东第一世界第六的舰队。
清王朝无论是国内的还是国外的威信终于恢复了一点,这个时候清廷当然就能腾出一下内部的问题。于是罗凯就被掉到了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湖北,当然这其中为质削权的意义不言而喻。
照理说湖北巡抚也是省级地方长官,总揽一省的军事、吏治、刑狱等事,可谓是封疆大吏。不过当湖广总督的总督衙门和罗凯的巡抚衙门同设武昌一地之时,罗凯的权利就被大大限制了。他现在管得更多的是民政,而其他的权利几乎都被湖广总督张之洞所独揽。
不过对此罗凯并没有表现出一点怨言,只是兢兢业业的干自己的政事,另外时不时的参加一些晚宴结交各国友人增长见识。
“罗大人,张大人到了,我们要不要去迎接一下。”
罗凯身边,一国字脸的中年人发现张之洞难得的莅临晚会,连忙靠过来提醒罗凯一声。
这位中年人叫徐文广,是为数不多的亲向罗凯的实权人物,乃是一位按察使。按察使又称臬台,主管一省的司法、刑狱、纠察,是和主管一省民政、财政和人事大权的布政使藩台并列的督抚之下第一人。而他之所以靠向罗凯一边,完全是因为他的恩师李文光被调任为台海总督的缘故。自清廷把李文光调到台海岛之后,李系和罗系之间就不可避免的有了交集。
“到了吗?”
罗凯自语一声,就把目光投向不远之处自己的顶头上司张之洞。
从张之洞的眼中,罗凯可以看出这位大权在握的湖广总督对自己并不在意并不信任,他可以感觉得出张之洞和自己的交流更多的是因为公事或出于礼貌。
这位与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并称晚清四大名臣的洋务派代表人物是一位性格极其执拗的人,罗凯知道他一旦先入为主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