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章 来自德意志的舰队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一百章 来自德意志的舰队 (第1/3页)

    法国先想用外交方式达到其目的。9月15日,法国政府向中国提出一个解决越南问题的方案,即以划出一个狭小的中立区的办法使中国撤出驻越军队,承认法国对整个越南的殖民统治,并向法国开放云南的蛮耗为商埠,为法国打开云南门户。

    方案为清政府拒绝,谈判毫无结果。这时,鉴于中越两国的特殊关系和法国侵越给大清造成的严重威胁,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以左宗棠、曾纪泽、张之洞为代表的主战派,力促朝廷采取抗法方针。

    但掌握清政府外交、军事实权的李鸿章却因为海军实力不足而一意主和。清朝最高决策机构举棋不定,在军事上,一面派军队出关援助越南,一面又再三训令清军不得主动向法军出击。

    在外交上,一面抗议法国侵略越南,一面又企图通过谈判或第三国的调停达成妥协。这种自相矛盾的举措,大大便利了法国的侵略部署。法国东京海域分舰队司令孤拔受命为北越法军统帅。十二月初,决定向红河三角洲大轻军队防地动攻击。

    中法战争是从1883年12月的山西之战开始的。法国的军事行动第一个目标确定为山西。山西的防军主要是黑旗军,同时也有七个营正规的桂军和滇军。法军于14日起攻击,中国驻军被迫实行了军事抵抗。法军依靠优势的装备,16日占领山西。

    1884年2月,米乐继孤拔为法军统帅,兵力增至一万六千人,图谋侵犯北宁,筹划给中**队更大的打击,从而迫使清统治者完全屈服。时清政府在北宁一带驻军约四十营,但由于将帅昏庸、怯懦,互不协调,军纪废弛,兵无斗志。

    3月12日,法军来攻,北宁失守;19日,太原失陷;4月12日,法军进驻兴化。法国利用军事胜利的形势,对越南和中国都展开了进一步的政治胁迫。6月,法国政府与越南订立最后的保护条约。

    随着中法局势的吃紧,大清朝开始寄希望于已经建造完工的两艘钢面铁甲。

    1883年早些时候,大清朝定远、镇远两舰先后下水试航。

    定远在波罗的海进行的试航开始比较顺利。但在7月19日,1门3o5毫米主炮在射击时生了爆炸事故。早已为失去这两艘铁甲舰定货而眼红的英国造船界抓住这个机会在报纸上大肆攻击德国火炮和军舰的建造质量。

    7月24日的《泰晤士报》报写道,“在爆炸生后舰上大量的采光天窗和舷窗玻璃被震碎,飞桥上一条粗大的铁栏杆也脱落下来,一座烟囱被劈开,甲板上遍布从煤舱飞散出来的煤块。”

    文章最后语带讥讽:“靠着这样的大炮,如何面对法国人或其他敌人,倒是很值得中国人去思考。”被激怒的德国新闻界也在报纸上回击说,类似事故在英**舰上也并不少见。由此引两国舆论间一场不大不小的口水战。

    两舰的滞留和英德的口水战引起了清廷的警觉,朝廷内外风言两舰质量大有可疑,李凤苞在订购铁甲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