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七章 购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xvipxs.net
    第九十七章 购舰 (第1/3页)

    受李鸿章海防政策影响,大清从西洋购进了为数可观的蚊子船。除了南北洋从英国购入的龙、虎、霆、电、东、西、南、北等8只外,还有福建于1876年从美国买来的“福胜”、“建胜”,1879年山东委托李鸿章在英国订造的“镇中”、“镇边”。这期间共花费175万两以上的银子。

    从外国购买了12只蚊子船,而这些船只能用于巡江。在不久后的中法战争中,实战证明蚊子船在把守海口的战斗中不堪一击。马江之战中,与比“扬武”排水量还小的“窝尔达号”(1,3oo吨)木壳轻巡洋舰对阵的“福胜”、“建胜”两蚊船,在极短时间内就沉没了。这是惨痛的血的教训。

    1879年,在沈葆桢生命的最后一年,沈葆桢开会总结海防专款被抽拨挪用的经验教训,并针对李鸿章“弟所以徘徊四顾未敢力倡铁甲之议,一无巨款,一无真才也”的辩解之词进行了反驳。

    沈葆桢说:“外洋定制物价,分期偿债,有百万以为权舆,似不甚窘。其余指款各省,咸知其不能不解,亦必踊跃。万一不敷,奏请部库暂借数时,亦必邀允。倘悬而无簿,人人虎视眈眈,欲留此百万金以备缓急之需,恐口众我寡,大大易易。”

    应该说,沈葆桢的这些话对李鸿章颇有启,为后来订购定、镇二舰指明了一条筹款的途径。而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对海防知识的逐步了解,李鸿章的思想也开始逐渐转变。

    为了寻求补救,沈葆桢还奏准自光绪四年起从李鸿章手中分出南洋海防经费,并建议各省兵轮定期会操。但铁甲舰未能购得使沈葆桢抱憾终生。沈于病逝前夕,此衷难忘,弥留之际口授遗疏,倾吐肺腑之言:“臣所每饭不忘者,在购买铁甲船一事,至今无及矣。而恳恳之愚,总以为铁甲船不可不办,倭人万不可轻视,伏望皇太后圣断施行,早日定计,事机呼吸,迟则噬脐!”

    就在沈葆桢去世的一年,李鸿章曾数次对购买铁甲舰一事动心,但却迟迟未买。李鸿章写信给沈葆桢称:“所论铁甲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xvipxs.net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