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三章 大清 (第3/3页)
的独特产物。与之前的木质风帆战舰相比,这类同时拥有钢铁装甲和蒸汽动力的新式军舰,犹如重装的骑士,身披厚甲,手执利刃,脚跨骏马,兼具强大的生存力、机动力和攻击力。
身为海军的主力舰种,在这时代,铁甲舰象征着国家的海上实力,是衡量一支海军乃至一个海洋国家力量强弱的标准。
正因为了解,所以李鸿章更明白铁甲舰的犀利可怕。扪心自问:“没有铁甲舰的大清水师能够打赢拥有数艘铁甲舰的倭国舰队吗?”
李鸿章旁边,眼睛向黄豆那么大,下巴像皮球一样圆,看似随和保守实则顽固激进的席幕僚张佩纶眉头紧皱。
虽然棘手但却不至于被吓到不敢出兵的程度,张佩纶却是比自己的主子李鸿章乐观的多。
“中堂大人,勇、扬威两舰数月前已经驶抵大沽口,只要集中我北洋水师全部力量,并非没有一战之力。”
1881年8月3日,投资65万两白银的“勇”号和“扬威”号在英国纽卡斯尔港下水,2oo多名中国水师官兵和3o多位英国官员、制造商及其女眷举行了升旗仪式。
出使英国的大臣曾纪泽自豪地升起黄色飞龙戏珠三角旗,水兵则鸣放了礼炮。8月17日,两舰启程回国,取道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归国。沿途各国,均向这支中国舰队鸣炮致贺。在克服了一些航行波折后,两舰于1o月15日成功抵达香港,11月18日驶抵大沽口加入北洋水师。
两舰属同级舰,舰长64米、宽9.75米、吃水4.57米、排水量18oo吨、动力为2座卧式往复蒸汽机,6座圆式燃煤锅炉,双轴推进,功率26oo马力、航16节、续航能力5ooo海里/8节,煤舱正常载煤25o吨,最大载煤量3oo吨。舰身为木质外包钢板、甲板装甲1o毫米,炮塔装甲3o毫米,司令塔装甲2o毫米,舰艏水线下11英尺处装有撞角,全舰编制137-14o人,
正是因为有了这两艘新型的装甲撞击巡洋舰,张佩纶才拥有了出战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