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接待 (第3/3页)
,随着一尊尊克虏伯漂洋过海,krupp一词被大清海军官兵大臣所熟知,他们给了krupp一个远比类似神威无敌大将军炮、耀威大将军炮、红衣大将军炮更有韵味更有意境的名字――克虏伯,直到后世人们还为这个翻译而津津乐道。当然克虏伯同样也有着和他的巨大威力相对应的高昂价格,一尊28o毫米口径克虏伯的要价大概要八万多两白银,加上三、四成的送货上门的保险费,售价相当于定远号铁甲舰的二十分之一。
南台海什么时候才有自己的克虏伯,自己的萨克森,罗凯自问应该不会太远。
下午,同样是在数月前招待杰罗斯的那个靶场,罗凯接待了前来参观的众多洋人们。在这座比以前扩大了数倍的把场内,罗凯下定决心好好的震一震这些洋人,以免这些人小瞧了南台海。
以严谨的态度来对待严谨的德国人就是罗凯的推销策略。机枪手,供弹手,掩护手,掷弹手,观察手,以班为一个作战单位,以重机枪为战斗核心,罗凯把一战德国人的那套提前搬了出来。
观察手负责测距,掩护手负责狙击,供弹手负责提供弹药,掷弹手负责进行范围杀伤,机枪手负责扣动扳机不放,班长负责指挥射击,一套在没有火炮和狙击手干扰下对万岁式冲锋完全免疫的组合就建成了。
罗凯敲山震虎的决定令机枪手,掷弹手着实的大大的疯狂了一把,足足打完了十箱子弹,扔完了一箱手榴弹才罢休,靶子周围的一块可怜的青皮地被他们犁了数十遍,其疯狂程度和风卷残云秋风扫落叶之势令围观的外国人无不目瞪口呆。
观看完试射之后各国洋人无不对罗凯的南台海军的装备赞不绝口,其中一人回去后在日记中写到:南台海的海军和陆军相比就如两道无限延长的平行线,整体上前者永远也不可能跨越后者……
试射完毕,罗凯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这些观看了试射的老外,不提他们是否会和南台海官方合作,就罗凯而言目的已经达到,南台海军再也不是默默无闻,那些把主意打到台海岛的列强已经知道南台海陆军拥有比他们更加先进的武器,这样不说今后会秋毫不犯至少心中有了忌惮。对于罗凯来说,缺的仅仅是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