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四章 偷渡 (第2/3页)
政策:第一,外来“务工者”必须在丹阳当地有亲戚,并以书信为证明,丹阳视为邀请函,才能进入丹阳境内“打工”。第二,来丹阳投资移民的,丹阳表示欢迎,但必须有能力购买十亩土地以上。
虽说做了种种**,但依然挡不住对丹阳充满向往的热情,假邀请函,借来的钱产、地契很快流行于整个移民人群中。
无数妒忌着丹阳的成功,无数人开始仇视曹智。其实曹智的新政能在丹阳获得成功,有它的特殊**和必然**,也有它的偶然**和幸运的一面。施行**,我们知道必须有天时地利人和,及其强大的**背景和军事力量等诸多因素合力推动下,才能成功。
曹智来到丹阳上任说白了是一个临时行为,他人是比扬州任命文书都来早一步。刚开始丹阳军民对曹智表面恭敬,其实内心普遍抱有观望态度,吃不准他在丹阳能否持久。但命运在这会儿是垂青于曹智的,在他开始新政之初皇帝圣旨意外的来临了,这无疑加固了曹智在丹阳的位,使他成了非常正统、正规的丹阳郡最高行政长官。皇命在古代还是很被看中的,虽说现在皇帝的实际权力很小,但这种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是不容易被改变的。
再后来又有从东郡开来上万**进驻丹阳,这给观望的丹阳军民注入的是稳定剂,他们认识到这个新任太守是准备在丹阳长治久安的。
还有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曹智在丹阳这个小地方施行**,相对整个大汉帝国,丹阳这么一郡之地小的不能再小了。地域小就容易施行**,人心相对容易调动,所需的必备条件和物资等相对少,很容易就能满足。而如果面对大面积地域,甚至整个汉帝国来说,这或许是不可行的,领会意图不明确、歪曲政策内容、贪污、**、政敌捣乱等等问题都可能把好事变坏事,使**半途夭折。
曹智在后来的总结时也充分清醒认识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