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人神共愤 (第2/3页)
有。反正那些西凉兵也够凶残,拿着牛角刀,硬着头皮上。
董卓自私的行为,不光引得百姓、朝中大臣人神共愤。同时,也引起了自身亲信的妒忌、猜疑。人心都是无底洞,跟着董卓进京的一帮人,升官的升官,晋爵的晋爵,但还都在内心深处不满董卓的作威作福,都认为凭什么董卓你一人享受皇帝待遇,没我们你能得这天下吗?
洛阳城中,朝野内外现在是暗流涌动,人人都在打自己的小算盘。
这一切的变化,其实都被老臣王允看在眼中,王允老谋深算,在这短暂的三任皇帝,灵帝、少帝、献帝朝期间,他都能左右逢源,使自己长期立于不败之地。
王允,太原人,少负才名,被同郡"清流"代表评论为"王生一日千里,王佐才也",当年破"黄巾贼"有功,却因得罪宦官张让而获罪论死,后因何进奏保,死罪得免,起而官拜司徒。
董卓进京后把持朝政,在废帝改元这件事上,董卓召集公卿大臣议论时,王允表现出唯唯诺诺地拥护,这给朝中众大臣留下了颇不佳的印象。他们觉得王允并不像人们所称誉的那样,"颇重名节、凛然大义",恰恰相反,从此事上倒是看出他趋炎附势,明哲保身,甚至是助纣为虐!
所以现朝中稍有正义的官员都不削与之交往,"清流"界人物更是呲之以鼻,鄙夷之情,溢与言表。
其实王允内心要复杂的多,他即要保住性命,又想做匡扶社稷的忠臣义士。通过这段时间的冷眼旁观,王允觉得机会来了。
王允先将家中珍藏的几颗上好珍珠拿出,找了个手艺出色的师傅,嵌造了金冠一顶,使人密送吕布。
吕布大喜,吕布心想,平时和这王司徒只是范范之交,仅仅是在会面时点点头,略作寒喧而已,怎会送如此大礼?"莫非对我有所图谋"。吕布想归想,但眸子一瞅那耀眼的明珠一闪,一闪的"涟漪"光泽,不禁心里"嗦"地一抖,也就收了下来。
吕布收了王允的重礼,也不能"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