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未雨绸缪 (第2/3页)
一千多人,通过前一段时间召集全县铁匠的赶制,现在曹智兵营里的士兵人手都有兵器,每人配备一长一短两把兵棱,短兵棱是大刀,长兵棱是长矛。刀是单刃的,主要用于砍杀,这长矛是特制的,有两丈长多长,木身或竹身,都加上铁制矛头,对付骑兵最是有效。军官更可配备自己喜欢趁手的特殊兵棱。并且曹智的军队人人配备了一把弓箭,在当时的时代,最具远程杀伤力的武器只有弓箭和弩。
曹智知道在现代战争中,谁能在远程大规模杀伤敌人,谁就能取得战争的主动权或者是胜利,这在战争中是非常重要的。曹智的人马不多,不可能专门拨出人马设立弓箭手,弩的造价较贵,弓箭制作简单,且射程远,所以曹智选择每个士兵配备一把弓箭,并要求他们人人都会射箭。
曹智自己一有空便也练习剑击和射箭,这些都是他以前训练过的项目,但当然没有像练习刀法那般着重,考虑到他现在所配“秦皇剑”和战争现实的需要,所以现在才要加勤练习。
对现在曹智这种职业军人来说,什么武器都可以使得上来。他亦虚心地向其他武艺高强武士求教,更把他们的剑术去芜存菁,自创出天马行空般自由而最具杀伤力的剑法。虽仍感不足,但一时亦找不到可求教的明师,只好将就算了。
唯一遗憾的是,战马难寻。优良的战马大部产自北方,董卓的凉州就是出产优良战马的地方,但路途遥远,又加上兵荒马乱,购买战马显得尤为困难。不得已,曹智只得本地马暂代。根据曹智原本设想,要给所有士兵每人配一匹战马,这样他这支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就可以大大提升,这是有鉴于董卓的西凉军,才这么设想的。但遗憾的是,整个谯县看得上眼的马匹差不多都让曹智卖光了,还到邻县采购了多次,也只凑出五百匹。
秋风一起,凉意渐浓。曹智站在军帐门外,渡来渡去已转了好几圈,还时不时地望两眼远处的进山道上。他正担心派去打探丹阳黑山军情况的乐进他们,乐进他们已去了十来天了,到现在一个人也没派回来,也不知道情形怎样。曹智已派了李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