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制海权(5) (第2/3页)
舰桥两侧的装甲,只是因为弹道倾角在五十度左右,所以在穿透舰桥之前,炮弹横扫了包括航海舰桥在内的十多个舱室,溅起的弹片使这些舱室内的官兵全部伤亡!其中就包括了该舰的管带。这使得雷巧号在十五分钟的时间内失却了指挥系统,炮手只得各自为战。
这是非常糟糕的情况,作战的主力虽然是士兵、炮手,但来自上层甲板的指挥和有系统的调动舰载火炮对敌舰展开攻击,却是必不可少的,少了这一层因素,士兵只能胡乱射击,只不过,这种射击和盲人瞎马的效果差不多。
到十点近五十分的时候,爱宕号打中了雷巧号四次!被击中的六枚炮弹中,有两枚落在舰尾,且都在左侧,这一损伤给雷巧号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一是降低了其原本就不理想的舵机的工作效率,使其转向变的很不灵活;二是导致舰尾严重进水,出现了尾倾,从而导致舰首抬离水面,让原本就已老化舰体纵向承力结构承担了更多的压力,酿成了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比较庆幸的是,雷巧号上的轮值枪炮长达英经军医官的紧急抢救,终于清醒了过来,在十点四十五分的时候才在后舰桥上接过了指挥权,便在这片刻的折冲之间,雷巧号又中了两发炮弹。
在连续被五六枚炮弹击中之后,雷巧号的左舷有一半的舱室进水,另外,位于左侧的一号轮机舱也受损,其速度一下就跌到了十二节左右。根本就无法跟上爱宕号的步伐,同时,其规避能力也大为降低。
虽然通过向右侧舱室注水,勉强维持住了舰体的横向平衡,但是却导致吃水增加了近二米,而雷巧号的干舷本来就不高,在吃水加大之后,露天甲板上已经开始出现被海水浸没的迹象,大量海水沿着舰体表面的损伤处涌入了舰体。
只是好景不长,又一枚炮弹击中雷巧号的舰尾,对于已经遭到重创,舰体进水超过了一千吨,损失了一半动力的雷巧号来说,这枚炮弹带来的损伤是难以承受的。
舰尾中弹之后,雷巧号立即丧失了所有的推进系统,紧接着,舰体出现了明显的尾倾。在舰尾严重进水的情况下,管带要想使战舰保持平衡,就的向舰首的舱室注水。问题是,此时战舰的露天甲板就要被海水淹没了,如果再向舰首舱室注水,战舰必然沉没。相反,如果不向舰首的舱室注水,战舰就将因为严重尾倾而沉没。
十五分钟之后,三枚红色信号弹从雷巧号上升了起来。这是战舰的基础被摧毁,且无法通过旗语或者灯光发出信号的情况下,发出本舰已经放弃救援努力,管带已经下达弃舰命令的唯一办法。
如同每一艘清军的战舰的管带一样,雷巧号的临时管带达英在下达了弃舰命令之后,就将己反锁在了司令舰桥内,准备随同战舰一同殉国。只不过有数名水手、士卒用消防救生的斧头砸开了司令舰桥左侧的窗户,强行将达英拖上了救生艇。最终,他在前来接应的广洪号上目睹了雷巧号沉入大海的全部过程:这几乎称得上是极其壮观的一幕!
在救生艇开始放到海中的时候,该舰的首倾角度已经超过了七度,舰尾的四具螺旋桨有两具全都露出了水面。可以说,纵倾对战舰造成的威胁比横倾大得多。
在舰尾被抬离水面之后,尾部的浮力降低了很多,而战舰的中心一般在其中心点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