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节 事出有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节 事出有因 (第2/3页)



    不但是他・连奕也认为′“各国垂涎台湾已久′日本兵政寝强′尤濒海切近之患,早迟正恐不免耳。”

    即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皇帝依旧稳如泰山,对臣下的奏折根本不予理睬。这种消极怠工的态度让朝臣又难过,又失望!只当皇帝未过半百,就已经老糊涂了!但秉持着国士待我,国士报之的心思,这种请皇帝加强重视的奏折,依旧如雪片般从沿海各省呈递上来。

    到咸丰二十六年的年初,皇帝觉得差不多了・若是再依旧故我下去,不明内情的人们还真的会以为朝廷对台湾放任不管呢!对日后台海用兵,会造成很坏的负面影响。因此,他的态度丕然一变!改消极怠工为积极防御,派李鹤年为分巡台湾道,调福建提督罗炳坤为台湾知府兼任海防南路理藩同知・共同办理台湾岛内兵气疲沓,疏于训练的问题。李鹤年不提,罗炳坤就是当年皇帝第一次驾幸江南,带赛香君和如烟夜游『huā』车,把圣驾堵在车厢中,动弹不得的那个把总。

    二十年而下,罗炳坤早已经做到一省提督的高位,但如今大清绿营,比当年更有不同,军官将佐分派林立,各重一方,这些人最看中的就是彼此的出身。

    第一部分是截止咸丰十二年为止的光武新军所出;最高位的是做到兵部『shì』郎的朱洪章;其他如胡大『『máo』』、胡小『『máo』』兄弟、张运兰、林文察、程学启、潘鼎新等人;第二部分则是成立于咸丰十七年之后的天津、保定、黄埔三地的武备学堂所出,如今也都是一省总兵的大员。

    第三种就是如罗炳坤这样,全无出身,只是在绿营军中熬年头,『hún』资历『hún』上来的。虽然击着提督军衔,但和前面两者,格格不入,很难进入到对方的圈子中去。

    皇帝于这样的事情也是『dòng』若观火,但军中这样的事情在所难免,即便是唐宗宋祖那样的英主也休想能够改变,而且,他也并不很在乎――朱洪章等所有这些人,都是自己登基之后一力捡拔而起,旁的事他不敢大言,对这些人,他有把握一道朱喻,就足以让他们俯首听命的。

    罗炳坤上任之后,从南到北巡查全岛,在给朝廷所上的一折一片中,详细记述了所闻所见的兵事恶劣的详情。汛兵擅离汛地、武器『『cào』』作不熟、兵房上堡崩塌无人闻问、将佐素质参差不齐、只有副将、参将、游击各一员及都司二员在任稍久,其余非阵亡事故即参革治罪,或甫经调任,加上士兵多新配,新补,在久未『『cào』』练的情况下,兵将不相习已成必然。

    有鉴于此,罗炳坤提出5事作为提升营中战力的重点,分别是无事收藏器械以肃营规;演验军庄枪炮,以求可用;选择教师,孝习技艺,以备临敌;增设噶兰营兵制以资防守和移驻北路副将,以重形势。

    除了他的奏折之外,还有新任分巡台湾道李鹤年也上奏折,痛陈台湾岛内官场积弊,说他们多系文儒,不习武事,诸将则把弓马技艺委诸弁兵风云沙则『jiāo』给舵工水手,自己只懂得巧结升官的丑陋行径。

    甚者,营兵在府治以开设‘公厅,的方式,『sī』自划分势力范围,除了白昼劫夺财物,掳掠『『fù』』『nv』外,还自营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