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3节战云弥漫(1)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63节战云弥漫(1) (第2/3页)

和,拟将臣毓英胞弟,二品顶戴分省补用道岑毓宝调来,协同照料。”

    这是岑毓英重视刘永福,苦心布置的一着棋,因为刘永福与滇军并不和睦,这是阵前大忌。而此外的困难还多:“闻此番法人以全力经营,又加越南各处从教匪党,已有一万数千人,船多炮利,势颇猖獗。滇军既无轮船,又少大炮,挽运更难,必须广东、福建水师有兵轮攻击越南海防,以分贼势;广西、云南增兵添饷,通力合作,水战陆战,各尽其长,方可迅图恢复。而广东、福建各有应守海口,不识兵轮,能否分拨?臣等不敢妄拟,应如何办理,出自圣裁。”

    由广东、福建调拨兵舰,自水路进击,也是徐延旭的希望,无奈事实上办不到。朝廷接得岑毓英的奏报,对这个要求,根本不提。但‘边外备军,必当有所统摄,以一事权”所以明定边防各军,包括徐延旭的部队,统归岑毓英节制调度。

    当然,岑毓英所最看重的是黑旗军,而刘永福所最看重的是唐景崧。因此,岑毓英将唐景崧请到保胜,替他制了全副冬装,补送薪水,每日设宴,奉为首座。这一番刻意笼络,使得唐景崧感jī涕零,自告奋勇,为岑毓英去向刘永福规劝,与滇军和衷共济。

    刘永福受尽官军的气,提起来就会咬牙切齿,所以唐景崧不得不用手段,mō透血xìng男儿的xìng情,苦劝以外,责以大义,甚至言语相jī。近乎灰心的刘永福肠子终于又热了起来,表示暂时一切都隐忍,等好好打一两场胜仗,大家再算帐。

    经过这一番疏通,岑毓英开了年才乘舟东下,驻扎距兴化三十里的嘉榆关,刘永福由唐景崧陪着来见。岑毓英yīn鸷沉毅,城府极深,知人处事,另有一套不易测度的手腕,他看刘永福是个草莽英雄,想用‘七擒孟获’的办法来收服他。

    因此,等刘永福一到,先临之以威,材官亲兵摆队,刀枪如林。但刘永福倒也不大在乎,虽微有怯意,并非见了武器害怕,只不过象新郎官拜堂,觉得过于受人注目而已。

    当然,岑毓英摆这个场面,是为了衬托他对刘永福的降尊纡贵,降阶相迎,亲热异常,口口声声喊着刘永福的号:“渊亭、渊亭”

    刘永福是预先听唐景崧教导过的,称他“大帅”,也行了大礼,岑毓英逊席相谢,长揖相答。

    “我本来可以早一天到的。大前天下船,忽然天昏地暗,疾风暴雨,看样子船都会沉,只好上岸。”岑毓英神sè自若地说:“到了前天下船,又是这个样子,看来是有灵异,我就叫人取了一张黄纸来,亲笔朱书四个大字诸神免参。向空焚化以后,渊亭,你知道怎么样?”

    刘永福老实答道:“我不知道。”

    “说也奇怪,就此云开日见,风平làng静,才开的船,不过耽误了一天工夫。渊亭,”岑毓英似乎很认真地说:“你下次出mén,如果遇着这种情形,不妨照这样子做,自然化险为夷。”

    这意思是说,刘永福将来也会象他那样,封疆开府,当到一品大员,冥冥中有诸神呵护。刘永福自然懂他的恭维,却不觉得高兴,反而深深叹口气。

    “渊亭,你何以长叹?”

    “大帅”刘永福答道:“我决没有大帅的福分,生来是苦命。”

    “我也是,从小父母双亡,是姑母抚养长大……。”接下来,岑毓英便又谈他的身世,却离不了鬼话。如何七岁得病而亡,如何身到森罗宝殿,如何不肯喝‘孟婆汤”如何一提岑毓英的名字,阎王大惊失sè,呵斥小鬼luàn提贵人,又如何令判官送他回阳?

    刘永福静静地听着,两个人的脸,除了肤sè极黑相同以外,表情大异其趣,一个十分起劲,一个相当落寞。岑毓英看看不大对路,收拾闲话,谈到正题。

    “渊亭,你现在有多少人?”

    “三千二百多。”

    “编不了多少营。”岑毓英看着唐景崧问:“你看呢?”

    刘永福在上谕上称为‘刘团”认作团练,而边臣的奏折上称他为‘南将“现在要正式改编为官军,这是唐景崧早就跟刘永福谈过的。

    于是唐景崧陪着刘永福星夜拔营南下,驰援北宁。第二天到了山西北面三十里的屯鹤地方。此处泸江、洮江、沱江,也就是俗称绿水河、红水河、黑水河的三水jiāo会之处,所以又名三江口,向来是商贾辐辏的jiāo通要冲,如今因为法军已占山西,市面极其萧条,无法补充给养。刘永福便即下令,即刻渡过沱江,向东而去,近在咫尺的法军竟未发觉。

    到了北宁,刘永福不肯进城,十二营都驻扎在离北宁七里的安丰县,由唐景崧带着十几名亲兵,去见黄桂兰和赵沃联络。

    黄桂兰和赵沃在军前都称统领,两军分治,一右一左。轮官位,黄桂兰是提督,比赵沃这个道员大得多,但文官的品级比较值钱,而赵沃是徐延旭的亲信,所以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